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4章 演技高超(1/2)
叶澜沧适时拿出块包浆做旧的玉佩晃了晃:“嬢嬢,您帮我看下这玩意儿能卖多少钱?”
叶澜沧怕对方小瞧,又特意补了一句:“嬢嬢,这是我家传的宝贝,想找个懂行的看看。′e/z-l^o·o_k\b,o\o/k/.¨c!o`m′”
老妇人眼睛一亮,伸手想摸又缩回,而后开口道:“我看这纹路像是古滇国的那个蟠螭纹,你拿着去问刘大爷吧,他以前是博物馆的大官,应该见过真家伙,找他验一验比我要靠谱太多。”
随后,老妇人往巷子里指了指道:“那棵石榴树旁边就是他家,院子里总飘着墨香。”
段景宏见获取到了位置,便塞给老妇人两块钱硬币,看着她乐呵呵地走进隔壁院子。
巷口的石板路上嵌着半块青铜器残片,纹饰正是沐思茅手稿里画的所谓“臣字眼”。
段景宏先用脚尖碾了碾残片,还暗中对叶澜沧使了个眼色,这个地方确实有古怪。
墙角的垃圾筐里,赫然躺着几个碎瓷片,釉色与古城博物馆丢失的金玉衣底座极为相似。
“刘正明果然暗中搞鬼,这老家伙估计不简单。”叶澜沧假装系鞋带,低声说道,“你看那石榴树,树干上有新砍的痕迹,像是挂过什么东西一样,这种痕迹可没法作假,自然也骗不了人。”
段景宏不动声色点了点头,走到一家豆腐摊前,摊主是个留着光头的独眼老汉。~s′l-x`s~w/.!c-o.m+
段景宏掏出一张五元纸币拍在桌上:“大爷,您这有老古董卖吗?我出高价收。”
独眼老汉翻了个白眼,用竹片拨拉着豆腐:“别套我话了,你们来龙陵镇是为找老刘吧?”
“小伙子,据我所知,前几天有个戴墨镜的老板也这么说,结果把刘大爷家的仿制品当宝贝买走了,现在还在镇口骂街。”独眼老汉忽然凑近段景宏,鼻腔里发出嘶嘶声,“小伙子,我看你挺面善,劝你别沾刘大爷的东西,这里边儿水太深了,搞不好能把你活活淹死噶。”
巷尾突然传来狗吠,一只黄毛土狗追着个穿对襟褂子的老头跑出来。
老头手里挥舞着扫帚,嘴里骂着方言:“还敢拿假铜钱豁老子,打断你狗日的狗腿!”
段景宏的瞳孔微缩,因为那老头后颈有颗黑痣,正是照片里的目标人物——刘正明。
段景宏立刻迎上去,从帆布包里掏出半块乳化玻璃玉璧:“刘老师,我是昆明来的古董商,听说您这儿有真家伙?”
刘正明的扫帚尖在青石板上划出刺耳的声响,他眯着眼打量段景宏手中的乳化玻璃玉璧,后颈那颗黑痣随着喉头滚动微微颤动。而巷口的风卷起核桃叶,打在段景宏草帽上,他能闻到老头袖口散发出的盐酸味。?精¨武!小~说-网, -首¨发-
“昆明来的人?”刘正明突然扔掉扫帚,竹条在地上弹了弹,“那你跟我来。”
刘正明转身走进巷子深处,对襟褂子的下摆扫过墙根的青苔。
段景宏使了个眼色,叶澜沧立刻跟上,帆布包在腰间晃出细碎的响声。
“藏古斋”的木门嵌着铜钉,门环上挂着的铜铃铛并非古董,而是新打的仿制品,边缘还留着车床加工的痕迹。院子里边还铺着青砖,中央摆着口半人高的陶缸,里面则泡着碎瓷片。
东厢房的窗棂糊着宣纸,透出里面影影绰绰的书架。刘正明推开正屋木门,一股混合着墨香、樟脑和劣质烟草的气味扑面而来。屋内四壁都是榆木书架,从《考古学报》到《滇南民间故事》塞满了格子,书脊上的灰尘厚薄不均,显然有人经常翻动。条案上摆着文房四宝,端砚里还剩半池墨汁,旁边压着张未写完的毛笔字,内容是假作真时真亦假。
“坐。”刘正明指了指两把圈椅,自己却靠在书架上,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一本《古滇国青铜器图谱》。
段景宏特别眼尖,他注意到那本书的第37页被折了角,正是滇王印的相关摹本。
“昆明哪个区?”刘正明突然开口,眼睛像鹰隼般盯着段景宏,“我在潘家湾有个老朋友,做了三十年古董生意。”
段景宏从容坐下,草帽檐遮住半张脸:“刘老师,你说笑了,我家在官渡区,开了间小铺面,主要收些民间流散的小件。”
段景宏故意把“官渡区”咬得很重,那是昆明老牌的古董集散地。
叶澜沧则暗中捏了把冷汗,悄悄握紧了帆布包的带子。
昨晚她给段景宏恶补昆明古董圈的情况,此刻全看他临场发挥。
“家里人也搞这行?”刘正明追问,走到条案前拿起镇纸,那是块雕着獬豸的青石,底座却有明显的机器抛光痕迹。
“家父早年在文物商店工作,高低也算半个行家吧。”段景宏语气平淡,仿佛在说家常那般,“我从小耳濡目染,尤其对古滇国文物特别着迷,听说您老在博物馆时经手过不少珍品,今日特意来请教。”
随后,段景宏又从叶澜沧的帆布包里拿出一叠钞票,大约有两千块,在1998年算是笔巨款,当即放话道:“只要东西对,价钱好商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猎赝行者》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