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穿越古代赤贫农夫养家记 > 第104章 栓柱学艺,各有所专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04章 栓柱学艺,各有所专(1/2)

目录
好书推荐:

看着大哥铁牛每天下午都跟着铁山爷爷学打铁,虽然累得像条狗,但眼神里却充满了学到真本事的自豪。¢p,o?m_o\z/h-a′i·.?c~o^www.

看着二哥石头每次从镇上或者商队回来,眉飞色舞地讲述着外面的见闻,盘算着“买进卖出”的门道。

看着三哥小山捧着书本,摇头晃脑地念着那些他们听不懂的“之乎者也”,却得到爹娘和周先生的一致夸赞。

家里年纪稍小的栓子和柱子,心里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

他们不再满足于仅仅是完成爹娘交代下来的那些简单的、重复性的杂活。

他们也渴望像哥哥们一样,能学点“真本事”,能为这个家做出更重要的贡献。

这份心思,自然没有逃过张大山的眼睛。

对于这两个性格迥异的儿子,他心里也早有盘算。

栓子,十二岁,性子随了铁牛,老实,本分,不多言不多语,但胜在踏实、细心,有耐心。

之前在家里尝试酿酒时,张大山就发现,栓子对那些需要精确控制火候、仔细观察发酵过程的步骤,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专注和兴趣。

每次张大山拌曲、入缸、封坛时,他都会默默地蹲在一旁,看得比谁都认真,偶尔还会问上一两句关键的问题。?零,点′看*书` ·哽*鑫~最*全`

张大山觉得,这孩子的心性,或许正适合学习酿酒这门需要耐心、细致和经验积累的传统手艺。

于是,在家里的酿酒活动逐渐常态化之后。

张大山便正式将栓子定为了自己的“酿酒学徒”。

他开始有意识地,将更多酿酒的核心步骤,一步步地教给栓子。

如何根据不同的粮食,粟米、高粱和稻米,调整浸泡和蒸煮的时间。

如何判断酒曲发酵的最佳状态,以及如何将其均匀地拌入粮饭中。

如何根据天气变化,调整发酵缸的摆放位置和保温措施,来控制发酵的温度。

如何通过观察气泡、闻气味、甚至品尝发酵液的酸甜度,来判断发酵的进程。

如何用最干净、最有效的方法,过滤酒糟,提取相对清澈的酒液。

这些,都是酿酒过程中最关键的经验和技巧。

张大山将自己从《曲糵》篇中领悟到的知识,结合自己的实践摸索,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栓子。

栓子学得极其用心。

他不像石头那样跳脱,也不像小山那样一点就透。

但他有着惊人的耐心和细致。

父亲交代下来的每一个步骤,他都会一丝不苟地去执行。`欣¢纨_夲/鰰~占+ ¢首~发*

他会默默地记下不同天气下发酵缸温度的变化。

会仔细地比较不同批次酒曲的颜色和气味差异。

会反复练习过滤酒液的手法,力求减少浪费,提高纯度。

虽然他学得慢,但每一步都走得异常扎实。

看着栓子在酿酒这件事情上展现出的专注和潜力,张大山的心里很是欣慰。

或许将来,这门手艺真的能在栓子手里发扬光大,成为张家又一个响当当的招牌。

而对于十岁的柱子,张大山的安排则有所不同。

这小子,是家里最调皮、最好动、好奇心也最强的一个。

让他像栓子那样,安安静静地守着酒缸观察发酵,他肯定是坐不住的。

但张大山也发现,这小子虽然顽皮,但手脚却很灵便,尤其喜欢鼓捣各种东西。

上次家里做家具时,他就对父亲和哥哥们如何砍削木头、拼接卯榫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常常会捡起一些边角料,拿着小刀或者石片,自己在一旁模仿着削削砍砍。

虽然大多时候是弄得一塌糊涂,甚至会不小心伤到手。

但那份对手工制作的热情和探索欲,却是显而易见的。

张大山觉得,或许可以引导这小子,往木工的方向发展。

木工这门手艺,同样是安身立命的好本事。

往小了说,家里修修补补,做点简单的家具、农具木柄,都离不开。

往大了说,将来盖房子需要梁柱门窗,甚至他脑海中那些更复杂的机械(如改良织机、水车部件等)的制作,都需要有精湛的木工技艺作为支撑。

于是,张大山便开始有意识地,教柱子一些最基础的木工知识。

他先是带着柱子去山里,教他辨认不同的木材。

“你看,这种纹理粗、质地硬的是柞木,适合做承重的梁柱或者车轴。”

“这种颜色发白、比较软和的是杨木,好加工,可以做些不承重的小家具。”

“还有咱们常用的竹子,你看这青杆的韧性好,适合做扁担、筐架,那老一些的发黄的竹子就更硬,可以做椽子、搭架子。”

然后,他开始教柱子如何安全、有效地使用工具。

虽然家里只有斧头、柴刀、镰刀这几样简陋的工具。

但张大山还是耐心地教他如何握刀,如何运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穿越古代赤贫农夫养家记》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