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2章 寒霜算符(2008年冬)(2/3)
\"啥方法?\"
\"往冰缝里撒盐,降低凝固点!\"陈大壮从兜里掏出半块硬邦邦的咸萝卜,\"用俺的萝卜腌汁!\"
\"去去去,别捣乱!\"孙玺儿笑骂,\"回屋拿温水浇鞋底——对了,记得算好水温,别把鞋烫坏了!\"
11月9日 落叶的数学密码
西北风卷着银杏叶撞在院墙上,金黄的叶子像下雨般簌簌落下。!x\4~5!z?w...c′o¢m/孙玺儿蹲在落叶堆里,放大镜下的叶脉清晰可见:主脉分出两支,每支再分出三支细脉,细脉上又有更细的分支。\"奶奶您看,这叫分形!\"她指着叶片边缘的锯齿,\"就像您织的毛衣花纹,小花瓣重复排列成大花纹。\"
奶奶拄着扫帚直起腰,皱纹里落着几片碎叶:\"俺只知道叶子扫不干净,明早要冻成冰疙瘩。你爷爷当年在林场,哪有功夫看叶子岔子?\"
\"分形可有用了!\"孙玺儿捡起一片完整的银杏叶,\"用这规律能算出一棵树有多少片叶子,还能预报天气呢!\"
\"净瞎扯。\"奶奶摇头,\"叶子多少跟天气有啥关系?\"
\"有关系!\"孙玺儿认真道,\"分形维数越大,说明叶子越复杂,蒸腾作用越强,可能要降温了!\"
\"说谁呢?\"陈大壮从柴垛后面钻出来,怀里抱着个篮球大小的银杏叶堆,\"俺刚堆了个'叶子堡垒',快来攻打!\"
周冬冬擦了擦鼻涕,从兜里掏出一把柿子干:\"先玩'数叶子跳远'!单数叶跳左脚,双数叶跳右脚,每片叶代表1厘米助跑距离!\"
陈大壮抢先抓起一把叶子,粗声粗气地数:\"1、3、5、7...共7片,跳左脚!\"他助跑时踢飞一片柳叶,身子一歪,差点摔进落叶堆。
\"作弊!\"孙玺儿揪住他的后衣领,\"柳叶是单叶,银杏是扇形叶,维管束结构都不一样!\"
\"咋不一样?不都是叶子?\"陈大壮梗着脖子。
\"你看!\"孙玺儿举起两片叶子,\"银杏叶的叶脉像小树苗分叉,柳叶像渔网——能一样吗?就像你和周冬冬都是男生,他能背乘法表,你只会吃柿子!\"
\"俺也会背!三三得九!\"
\"那三七?\"
\"三七...三七二十一!\"
\"算你蒙对。\"孙玺儿无奈松手,\"下次再混叶子,就罚你数清楚每片叶有多少根叶脉!\"
黄昏时分,孙玺儿在煤油灯下写作业,笔尖在\"冬\"字上顿了顿。她举起作业本,让灯光透过纸页——\"冬\"字的撇捺夹角恰好投在墙上的冰锥影子上,用量角器一量,竟都是58度。\"奶奶您看!\"她转头惊呼。
奶奶凑近了看,老花镜滑到鼻尖:\"乖乖,还真巧!跟俺绣的八角花一个角度!\"
\"这说明算术就在生活里!\"孙玺儿兴奋道,\"就像霜花是六边形,冰锥是58度角,都是大自然的算术题!\"
\"行了行了,\"奶奶笑着摇头,\"快写作业,明早还要扫霜呢!\"
11月10日 寒潮里的温度函数
数学课上,李老师的教鞭敲在温度计玻璃管上,发出清脆的响声:\"同学们看,这是-2c,比零摄氏度还要冷,读作'零下二摄氏度'。\"
孙玺儿盯着水银柱,突然举手:\"老师,昨天-2c,今天5c,温差是7c,跟我爷爷泡的杨梅酒酒精度数一样!\"
刘小虎举起手,铅笔头还含在嘴里:\"啥是温差?\"
\"温差就是最高温度减最低温度!\"孙玺儿在黑板上画了条数轴,\"从-2到5,就像从村头走到村尾,要经过7个路口。\"
\"那冰花啥时候融化?\"陈大壮望着窗外的冰花,哈出的白气在玻璃上凝成小雾团。
\"现在9点,假设每小时升温1.5c...\"孙玺儿掏出袖珍计算器,\"5-(-2)=7c,7÷1.5≈4.67小时,也就是4小时40分钟后,冰花会在12点40分完全融化!\"
\"哇!孙玺儿你咋算这么快?\"周冬冬惊叹。
\"因为她有'算术魔法'!\"陈大壮扮了个鬼脸,\"不过算这么清楚有啥用?冰花化了还会再结!\"
\"陈大壮!再插嘴就罚你擦黑板!\"李老师笑骂。
课间值日时,陈大壮把扫帚斜靠在墙上,竹柄与地面形成38度角:\"孙玺儿说这样省力,跟杠杆原理一样!\"
孙玺儿正在擦黑板,闻言转头看了眼:\"对,角度太小费胳膊,太大费腰,38度是最省力的角度,就像挑水时扁担的弧度。\"
\"那为啥不是45度?\"陈大壮追问。
\"因为45度时力臂相等,\"孙玺儿解释,\"而38度更接近黄金角度,能省30%的力——就像分橘子时用衰分术,能让每个人都满意。\"
\"哦...\"陈大壮似懂非懂,\"反正听你的没错!\"
写作业时,孙玺儿发现\"冷、冻、凉\"等\"两点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九章算术在2002》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