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分卷阅读64(1/1)
拿过来,重新夹在了画板上,右手毛笔沾沾颜料,挥洒自如,好一派气定神闲的写生作风,完全没有他们平时出去写生那种拿了这个掉了那个的慌张样子,衬得连人都丰神俊秀起来。~q·u`s·h.u¨c*h,e`n¨g..^c\o?m`
众位画师看得心里艳羡,却又不太好意思去找上官,张择端便说道,“诸位若是想要这颜料盒,也可去找徐编修,想来他定认识那潘东家,能弄来几盒。”
对呀!他们还能去找徐编修,他若认识那潘东家,说不得还能叫他们也在那刊物上印画稿!
几人兴冲冲的,趁着书画院里没有上官看管,联袂去了翰院编修处。
到了却被告知徐编修不在翰院,正在东宫讲学呢,几人又只得回了。
*
徐观下了值,回到家中,家里老管事见了他,问道:“老爷今天不去徐府?今个是八月十五。”
徐观进屋喝了口凉茶,“八月十五他自一家团圆,我去做甚。~q·u`s·h.u¨c*h,e`n¨g..^c\o?m`”
管事只好不再提,说道:“今天奇了,收了好多封帖子,待我拿给主人看。”
徐观看了之后,无奈地笑了,“是叫我多弄几盒颜料呢,我哪能因着这般小事就劳动师兄。”
管家也才明白,“原来是为的那颜料,那也不奇怪了,精巧的很,咱们汴京城里都没有。”
管家拿了手帕给主人,“正巧今天备齐礼了,不若主人再去信一封?”
徐观想想,也就又加了封回信,吩咐道:“再送些好笔纸,我记得家里还有一个龙池砚,也捎带上吧。”
管事笑道:“是给那小潘押司送的?已送了崭新的四书,那小潘押司既不爱读书,您净送这些,不是叫他为难吗?”
徐观勾起嘴角,“我全是看在师兄的面上罢了,既然师兄有意收他为弟子,我这作师叔的也要督促师侄读书呀。.k·a¨n¢s·h¨u_j*u+n/.*n+e?t\”
管事表面应下了,心里腹诽,您不就是看那小潘押司给张画师备了厚礼,没给您备?忒小气了,那小潘押司又不认得您,怎好备礼,再说陈大人不是代送了吗。
陈大人也是,每次送节礼就那几样,腊肉绢布白金,早五年送的腊肉还在厨下放着呢,到是送些新鲜的,也叫主人猜不出来呀!
徐观又说,“我记得家中还有一个小算盘,给那小师侄带上吧。”
管事应了,叫小厮伺候笔墨,自己出去备礼装车。
*
天色渐晚,东起信步街店铺门前,小摊铺前灯笼升起,映照得一条街都亮亮堂堂。
今日街上人多,董平一大早就带着厢兵队伍在全城各处巡逻,晚间潘邓见他们一队人在信步街,便相邀在秦凤炙肉用中秋宴。
“董都监今晚不忙归家吧?”
董平笑道:“我归的什么家,鄙人还未成家,父母也在别处,只一个人住在这东平府,中秋佳节,已五年未过了。”
潘邓感到诧异,“董都监已在这东平府五年了?”
董平便知他不懂,“他们文官三年一任,我们是武官,五年十年才得挪一挪。”
说着叹了口气,“……如今太平盛世,想往上升迁着实不易,只能在此熬资历了。”
几人入了座,店小二已将这位董都监的喜好记得一清二楚,上了一只烤羊腿,一盘烤油边,百来串羊肉串,羊筋串,煎羊肚煎心脏,并着烤鱼烤鸡,烤茄子烤韭菜,砂锅煨的白玉汤,鱼辣汤,又去外面叫挎篮的人送了鲜果,盛了井水湃着,再上两坛烈烈的烧酒,又叫小二去外面小摊上拿了芥辣瓜。
一桌上满仍觉不足,掌柜出来说道:“今日八月十五,赠送客人们每人一碗玩月羹。”
说着叫伙计出去,“去把那母女俩剩了的都买了吧,叫她们早点归家。”
那伙计拿着碗出去了,不一会儿一碗碗的玩月羹端上来,潘邓拿起碗一看,这不是藕粉吗?
尝了一口,果真甜丝丝的味道还不错。
饭菜上齐,酒酣耳热,一阵香风飘了过来,有抱着琵琶的女子卖唱,潘邓不欲听人唱歌,但还是看了一眼董平,征求客人的意见。
董平喝着醇酒,吃着肉串儿,好不快活,“叫她来这唱吧!”
那女子便找了个椅子坐在旁边弹起琵琶来。
潘邓听在耳里听了半晌,听出来那女子唱的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听到这熟悉的词,他也不觉放下了筷子,认真听了起来。
记得他小的时候,爷爷还曾经给他讲过这首词,那歌女唱到:“……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爷爷那中气十足的熟悉的声音仿佛在耳边响起,对他说:“……月亮不应对人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离别时就变圆了呢?”
儿时的他唯独对这句记忆深刻。
都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他这今人也算是不走寻常路见了古时月了,只是今月古月是同
不想错过《掀翻大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