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分卷阅读435(1/1)
送了一套头面首饰,宫中人隔三差五便有来的,渐渐的便也熟络了。′e/z-l^o·o_k\b,o\o/k/.¨c!o`m′那崇德帝姬出嫁,少不得也得用咱们这儿的琉璃,早知道早做准备呢。”
潘邓点点头,“你如今也越来越忙了,我记得前两个月还给我写信说想要找个帮手,找到了没?”
李三娘听了这话有些踌躇,“这……找是找到了一个,只是这人……”
潘邓问道:“怎么?”
“这人和咱们从前找的掌柜的不同,他是南边来的,头脑灵活,人也油滑……总之不像咱们山东人那么实在。”李安澜看着东家,正好东家回东京来了,便叫他给自己参谋一番,于是细说起来。
“……这人名叫贾才,他说自己是杭州府人士,我得知此人还是因为在前两年,咱们的沧海琉璃的名气传遍汴京城之后,便有各地的人来东京代卖,他便是其中一个。+新?完,本*神`站¢ *追`最′新!章-节^
起先我也以为此人只是寻常的二道商人,可去年京畿南边开始售卖一种玉石,名字叫做天竺暖玉,售价颇高,起先我还以为是个什么名贵的玉,也叫人买来看过……”
李三娘说着,走到百宝阁旁边,从一个抽屉里拿出个木托盘来,上面摆着几样玉佩。
潘邓拿过来细看,只见此玉确实莹润,不像羊脂玉那般上乘,却也是块暖玉,是个从前没见过的品种。
李三娘接着说道:“……他起这个名字着实是有些含混不清,叫‘天竺暖玉’,这名字里有个玉字,就好像这真的是玉,还是从天竺运回来的,可实际上这种石头到底是什么谁都说不清。”
潘邓挑挑眉,“这么说,这东西不是玉?”
李安澜说道:“我与那贾才也算相识,一次交谈得知,这东西只是他机缘巧合之下,在天台山里面村庄向农户收购的一块石头,但是心思活络,愣是给贴了彩,卖出了玉石的价。_h.u?a′n¨x`i!a¢n¢g/j`i!.+c~o^m+旁人若要问他这到底是不是玉?他只说这是天竺玉,不说是玉,也不说不是玉,十分狡猾。”
“……自此之后他就有了本钱,之后自己开了店铺,在京畿陈留一带,也学着咱们风雅颂创建了品牌,就叫‘天竺玉铺’,他后来还借着咱们风雅颂的名头来卖他自己的货,逢人便说‘听说了吗?风雅颂也要用我家的天竺暖玉了。’可咱们店里怎么可能用他那不知哪来的货?他把这话说出去了,却也不算话,只给他赚名气罢了……”
潘邓听她讲这贾才种种,确实是个心思活泛的人,便问道:“这样的人想来要自己单干的,如何会做你帮手?”
李安澜笑道:“他要自己在这京畿路里闯荡,也要有人脉才行,年前他家小厮来铺里寻我,说是这贾才得罪了什么贵人,叫人押入了开封府,他也不认得什么高官,就托人拿了一千贯,找到我门前来。我去给他打听了一番,才知不是什么大事,转圜一番把他救了出来。他从出来之后便说什么‘有钱没有权,给他人种良田’,自此一蹶不振,本钱也没了,至今还在家中待着呢。”
潘邓颇觉好笑,不过细细想来,若是自己当初并不往这仕途上走,而是专心干他的奶茶生意,到最后八成也会如此。君不见诸如李大官人此类乡绅,家财万贯也要叫自家孩儿走仕途,又找人去依附。
潘邓说道:“你既然觉得他是个可用之人,便收入麾下也不无不可。”
李安澜见东家并没怪罪之意,便知晓此事可成,说道:“我有此意,却不是叫他在我手下办事,如今咱们风雅颂越做越大,我想也该把店开去别处了。”
潘邓认真想了想,思虑一番说道:“不急,过了今年再说吧。”
李安澜见东家心中自有章程,便也不再像以往那样着急了,点头颔首,“那我改日把这贾才叫来,给东家看看。”
潘邓点头答应。在风雅颂里转了一圈过后,又去了京郊琉璃坊。
无论几月光景,琉璃坊内都热浪滚滚,潘邓一踏进厂里,就觉得扑面热气传来。
方掌柜迎着潘东家,笑得见牙不见眼,谁人不知如今他们东家可是朝廷亲封的楚国公了!这可是天大的好事,连着他们坊里的人也跟着十分光耀呢!
如今坊里也大变样,从前只是个小坊,如今快要扩建到之前的三倍大,坊里吹制琉璃的小炉依然存在,往厂房深处走去,只见正中有一个铸铁大槽,里面乘着锡液,有匠人正在操作这大机械,缓缓将滚热的玻璃液倒入槽中。
炙热的玻璃液到了槽里却没有沉下去,而是似油入水一般迅速浮在上层,又由于表面张力作用,玻璃液形成完全水平的薄层。
这就是那项简单而伟大的设计,浮法玻璃。他前年曾写信给东平府卫三郎,叫他研制机械给琉璃坊,卫三郎十分忙碌,今年年初才赶制出一个制平板玻璃的
不想错过《掀翻大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