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分卷阅读450(1/1)
他们脱离兵籍,变成良民了。`秒/章/节.小?说,网\ !更\新?最!全-
接下来再要叫人一边宣读告示,一边叫士兵在村户之间巡查,严防死守,杜绝犯法之事。
而后在宜兴城边上,离广德军不远的地方兴建厂房,招流民上工,银钱由宜兴城和过来建厂的商贾自行商议。
前两个都好说,可是最后要办工厂不说,还要自己花钱……宜兴城遭逢大难,本来府里去年刚积攒的银钱都用来救灾施粥了,如今哪还有余钱?潘宣抚使只知道叫他们办事,可这事也要办得成才行呀!
袁县令支吾道:“下官在宜兴找地方办厂房,这……”
潘邓沉着脸坐在主位,“县令有难处吗?”
袁县令赶紧说道:“没,没有,下官知大人此次前来,都是为了宜兴城,大人吩咐,下官一定尽力去办。”
说完告辞离去,一溜烟走了。
第222章 宜兴复苏 日子一晃半月过去,从润……
日子一晃半月过去, 从润州运来的水泥都已经都到了宜兴城,正由工头指挥着在城外浇筑。′j_c·w~x.c,.!c+o-www.
百姓们一边看着这眼熟的白色“三合土”,一边忐忑不安地问询梁山兵,“官人, 咱们家里没银钱的要怎么买?官府可许借贷?”
梁山兵也是昨晚刚收到的宜兴府衙传令, 说道:“县令大人吩咐, 城西建厂, 去那帮着建厂的人,一天给二十文,包一顿饭, 还给优先修缮房屋。”
众人一听还有这种好事,都细细问起来, “城西哪里?”
又有一人说道:“咱们把屋子修缮了, 都用这个水泥,要多少银钱?”
那梁山兵说道:“城边不远的地方, 往西走就能看见。”而后又对那人说道:“得看你家烧毁多少了, 要是还有个地基, 那也不要多少银钱,另外城边树林也有木材, 官府近几个月许伐木……”
听了此话, 人群吵嚷起来,“让去伐木了?什么时候的事?从前怎么没听说?”
“那还等什么?赶紧走啊!”
那梁山军又赶紧说道:“昨日里官府下令, 每户只许砍两根, 做房梁!屋子没损坏的都不许去,叫衙役抓到了要罚钱!”
*
城里热闹一片,从北面赶来的行脚商人也都拉着一车车粮食往宜兴城赶,眼看前面就是城门, 车上小子说道:“他们都在城门口干啥呢?”
这看着一群人不知道在忙活什么,热火朝天的,咋不像受灾的样呢?不是说宜兴遭遇火灾,整座城池都烧黑了吗?
车上商人也极目远眺,不一会儿收回了脖子,心中突然有种不祥之感。,w,z,s^k′b*o.o!k..¨c′o¨m/他们都是听说宜兴城如今粮食价钱飞涨,老百姓都吃不起米了,这才来做生意的,想借着此次机会高价抛售,狠狠大赚一笔!
怎么如今这城外的百姓不像挨饿的模样呢?
不过来都来了,大老远走到这儿,还能回去不成?几人虽然有些狐疑,但也都依旧赶着车往城里走去。
和他们抱着同样想法的还有江南各府的商人,都是听了宜兴物价飞涨,在他们本地低买了各种杂物,来这高卖的。
是以宜兴* 城这几天外来人颇多,城中渐渐热闹起来。
宜兴城遭逢火灾大难,却没想这才过了半月,却突然繁华起来,百姓们在城中津津乐道,小娃娃们晌午吃了粥,在街上乱跑,到了南城门嚷嚷道:“又有商队来了!好大车!”
一群小萝卜头都往南城门处跑,远远地看着一条好长的车队,领头的一行人却和以往见到的穿丝绸的商贾不同,是几个穿着布衣,面颊消瘦黝黑的老丈。
最为首的一个拨了拨自己头上的斗笠,遥看宜兴城的南城门,心中颇为感慨,他曾数次听自家大姐讲述往事,曾在此门之处的生死一刻,没想到如今他也到了这宜兴了。
拖来的板车上面摞着一棵棵果树苗,正用粗帆布盖着,就近拉倒了城西山坡上。
袁县令知道这老果农今日到来,早就叫人去城外十里迎着,在周寿到城门的时候,他也早已在城门前面等着了。
毕竟这可是潘宣抚使亲自举荐的大果农,也是湖州城招安的白莲叛军首领的父亲,更别说他在宜兴城待了两年,也听过“周寿枇杷”的美名。
有这样的人助他们宜兴种果树,那他们宜兴城岂不是过几年就能成为这江南地界下一个洞庭山,百姓们过上靠着卖果子就能富裕的日子!
果树苗经人拉走,放在树林中间,等待着黄昏时分栽种,周寿则与袁县令商谈助农一事。
袁县令说道:“本官久闻丈人于枇杷一道声名远扬,所植周寿枇杷冠绝江南,远近皆知。今丈人到宜兴来,实乃宜兴之大幸,且蒙潘宣抚使举荐,是以本官欲上书常州府,请丈人出任农
不想错过《掀翻大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