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分卷阅读486(1/1)
刚直闻名,不过也就是个收受了贿赂,回京之后替那姓潘的说话的贪婪之徒罢了。?j!i.n-g?w+u\x¢s-.^c′o′m/
赵桓冷哼一声,说道:“谁许他在江南建书院,办文会?擅建书院,私办文会,此等行径,未闻上命,实属越权!此岂非欲广植私党,笼络士人,欲蓄势以待,图谋日后结党营私乎?此风断不可长,望圣上明察秋毫,严加究治!”
此话一出,闹哄哄的朝堂顿时鸦雀无声,宴眘刚刚还在侃侃而谈,如今听太子发难,也不发一言。结党营私之罪过,他再不想背上了,不是害怕了朝廷争斗,而是他曾经宦海沉浮几十载,真的累了。
陈文昭本来听着三人从江南回来,张口闭口夸赞自家学生,正揣着两手,老神在在,如听仙乐耳暂明呢,却没想突然听到一阵刺耳杂音,掀开眼皮看向始作俑者。
太子一副正直不阿的气派,正等皇帝决断。
陈文昭冷哼一声,之前朱勔,庞盛昌之流在江南兴风作浪,借着皇命以公谋私,无恶不作,败坏朝廷的名声,欺压百姓,当时人称为江南小朝廷,如此嚣张也没见他说上两句。_0+7·z_w¢..c·o^m/
如今潘邓平定暴乱,诛杀反贼,在荒败之地安抚百姓,劝农耕桑,给你老爹那劳什子花石纲擦屁股,收拾烂摊子,倒有人来说忠臣良将欲意结党营私了,好大顶帽子!
如今潘宣抚使只不过是手里的权利大些,但是这也是因为江南一地反贼频出,不似中原稳固。手里没权,怎么给你们老赵家办事!
陈文昭上前一步说道:“臣曾闻潘宣抚使在江南建书院不是为了江南学子,却全是为了江南百姓。”
“哦?”皇帝对于太子之言,本没有太过放在心上,听太师所讲,却颇为疑惑,“潘卿家建书院怎不是为了江南学子?”
宴眘便说道:“……只因潘宣抚使所建之学院,全是蒙学。′d-u¨s_h,u′8/8..\c?o′m_”
蒙学?众人有些摸不着头脑,既然是建了书院,为何只建蒙学?
宴眘解释道:“依臣之见,此番举措,实因苏州府近年来蓬勃发展,大小工厂林立。许多城郭户家中,夫妻二人皆投身工厂劳作,甚至家中老妪老翁亦出门做工。白日里,家中孩童无人看管,故而苏州的托儿所与职工子弟学院才会应运而生。”
众人闻此解释,心中豁然开朗。除去潘邓为何在苏州府建蒙学之外,竟能从这句话中听出苏州府的繁华盛景。
夫妻二人皆外出做工,这在寻常地方已是罕见,更何况苏州府工匠的工钱颇为可观。如此一来,一家该会多么富裕?想必不靠田产房产,也能过上岁岁有余的富足日子。
怪不得苏州府年年赋税拔得头筹,果真是个富得流油!苏州府的繁华,怕是早已超乎从前。
赵佶也点了点头,“建蒙学也好。”潘卿家在信中都和他说过的,家庭里多一个人出来做工,苏州府的经济增长总值就要增加一半,建了蒙学,家里女眷不必守着孩童,如此一来,才能税收增长。
不过他此时最在意的却不是蒙学的事,而是那可以让田产增产三四成的良肥,“那肥料真如土地公公所说,能让田产增收三成?宴卿家可去看过?”
宴眘捋须,呵呵一笑,便和皇帝说起了他在江南考察官营肥料厂,与看那农师前两年记录之事。
皇帝与二府大臣听得聚精会神,都赞叹有加,只太子一人在旁边静静站着,显得格格不入。
他冷眼旁观朝臣,转而对整个陈党都愈加不满。
陈文昭瞥见太子,心中叹息。
自他早年借蔡太师之势来到京师,晋升二府之后,太子看他就不顺眼,一直持续到现在。
太子此人性情天真,不能理解有识之士在党争的漩涡中挣扎,没有一人能够独善其身,他只相信自己看到的,认为陈文昭之流也不过是另一个蔡京,而潘邓不过就是陈党在南方的朱缅,这师徒二人都是他父亲身边的奸臣而已,而宴眘也是他结党营私的罪证。
若是太子哪日做了皇帝,怕不是第一个就要朝他们下手。
陈文昭心中苦恼,他自己也就算了,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他本是当朝皇帝的太师,不被新皇重用,也在情理之中。可潘邓仕途还长,他这小小学生往后又该如何是好呢?
*
皇帝听了一下午南边的事,心中深感国富民强,待到退朝之后,他踱步来到自己的收藏室,环顾四周,心旷神怡,左边陈列着政和系列,右边则是宣和系列,而正居中悬挂的,乃是北方燕云十六州的舆图。赵佶望着这幅舆图,顿觉心满意足,内心一片充盈。
以前那种需要道教尊号来填满内心的想法渐渐淡化了,他上月看了潘卿家所著的土地公公故事,起先还觉得此神仙如此神通,定要有尊号才行,潘
不想错过《掀翻大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