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分卷阅读597(1/1)
就读圣贤书,若是他书读得不好,学问不如人家,考不上便罢了,可从政和年间始,哪里有能考试的地方?朝廷一个旨意下来,多少年没科考过了,蹉跎了他们这整整一辈人!”
屋中人听了这话如何能不感同身受,蹉跎了的这一辈,不正是他们!都李大官人所说,何尝不是他们心中所想?
只听李大官人又说道:“因此我见诸位才子在此蹉跎,心中之急切犹如当年。-r¢w/z+w¢w\.*n,e·t_”他话锋一转,“不过近几年却有新机遇,我主公自从封王,在江宁府设科场已有四年,诸位为何不去一试?”
这一问把众人都问住了,堂中人顿时支支吾吾起来,“这……江宁府在江东一地,我等皆是荆湖人……”
“这江陵府和江宁府之间太远了些……”
“对对对,太远了。”
李应一脸不赞成,“读书科考怎能怕远?江宁府自设科场始,天南地北都有去考试的,凡有取中,皆入仕为官,最早一任任了县令的,如今已换任别地了。+齐,盛+小·说-网+ ?首.发\”
又有人说道:“这……听说江宁府考题和别地不同我,我们也是……”
李应又说道:“诸位不必明言,我心中也知为何,无非是东南王并非正统,是也不是?”
众人听他把这话挑明了说,纷纷摆手,“并非并非……”
李应说道:“……只是诸位以前若有此顾虑尚可,时至今日,还如此想不成?如今皇帝驾崩,朝廷无主,只有粟太后把持朝政,其父粟太师欲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心路人皆知,国将不国,大宋一百七十一年,早有倾颓之势,如今世无天子,朝廷再苦苦支撑,也只能是强弩之末了。诸位皆是身在草野心系天下大势之人,为何却看不透此时局势?”
张定远却听不得这扎心的话,他从小学的便是忠于皇帝正统,因此说道:“你只说朝廷有倾覆之祸,可这天底下若是没有正统,社稷不在,万一天下大乱,百姓要依靠谁?”
李应也没反驳张* 定远,而是说道:“如今天下大势在此,赵家难敌北狄,又失人心,两代三帝皆不能复兴中原,大宋寿命将尽矣。_d.i.n/g.d`i-a_n/s¢h!u.k¨u\.?c.o/m?此依我一介商贾之人浅见,乃是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而已,至此已回天乏术,又有谁能救得?张衙内身为读书人,你可知这天下该如何是好?百姓要依靠谁?”
这一番四两拨千斤的反问倒问住了张定远,将他问得半天没说话。他如何能知这天下如何是好?他但凡有定邦安国之策,也不至于夜夜为国为民,为自己的前途叹息。
李应说道:“此等天下大事,你不知,我不知,可我江东潘主公知,他之起事,其意便在终结此乱世,为盛世开太平。”
众人皆被震住,说不出话来。
张定远也不禁细想起来,难不成朝廷真如这人所说,回天乏术?此真是天下大势,不可转圜?
刘仁庚也叹道:“如今群雄并起,北有董平王襄势大,可一介武夫,终究难以安邦;西有彭元祥趁乱自立,挟太祖七世孙,其行悖逆,其心昭然若揭;东有粟贼欲挟天子以令诸侯,祸乱朝纲,人人得而诛之!”
他坐到谢贤弟和李大官人对面,也给自己斟了杯茶,啜饮一口而后说道:“……只江南一地潘公,论名正言顺,他乃是先帝在时亲封东南王,镇守江南一地多年,太上亲自表彰其安南抚民,御笔至今还在苏州府;论文治政绩,江南昔日饱受花石纲之乱,又有方腊叛军作乱,民不聊生,潘公到后,仅仅几年,江东可说是天翻地覆,如今百姓安居乐业,何人不颂其恩德?”
他看着满屋的读书人,侃侃而谈,“……若论武功战绩,潘公东平梁山、南平方腊,更率领东南军驱逐鞑虏,大军作战半年,将金军赶到河北以北,数次救百姓于危难!这天下何人能及?此人生在当世,乃百姓之福,更兼潘公礼贤下士,实乃有明主之相!”
众人听此一言,从前没想过另投他主的,今日也不得不想一想了。
李应又说道:“在江东做些实事,岂不比在此读书要强上许多?只是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众人都没答话,刘仁庚想叫会社里的读书人再想一想,张定远此时却说道:“我也不想那许多,你既说潘公有济世之才,江东百姓安居乐业,那他可管得了江陵府?现如今江陵府归粟大人掌管,城中粮慌已成乱象,我等前两日得知粟大人偷偷运我江陵府公粮出城,我等却无可奈何!”
又有一人心急口快,“你要是能把粮食抢回来,我就听你的!”
李应挑挑眉头,“这有何难?我还带了几个人来,待我打探一番形势,去信江州,再做打算,必将此粮夺回。”
此事就这样商定,和助团的人顿时对李大官人有了几
不想错过《掀翻大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