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分卷阅读606(1/1)
了潘邓,说道:“主公真打定主意了?”
潘邓说道:“那是自然,孩儿还在幼儿园等着呢,太傅可取好名字了?”
林平原看主公一大早就兴冲冲的,提醒他说道:“不是说好了下个月再接二子入府?”
潘邓说道:“也没差几天了,我昨日都应了,怎好言而无信?今天就去。?s-o·s^o¢x!s!w*.*c·o+m+”
林平原:“……”
当日不是和群臣说了,见大宋亡国而内自省,家业之大不能没有子嗣,遂不得已而收养两子吗?怎么主公看着一点都不像不得已的样子?
林平原从袖子里抽出两个纸条来递给主公,两个孩子的名字就这样定了,小娘名为潘阳,小郎名为潘昭,皆是盛大之字,也预主公之大业将成。
“二子往后入了府,皆是尊贵之人,日后若遇封王封公主,或是其他,名字都可再改。”
潘邓对这俩名字十分满意,潘阳与潘昭,真有些如日中天之感,也希望他俩日后能如烈日当空,照亮四野吧。-n^i?a′o^s/h^u_w/.¢c_o/m¢
潘邓得了好名字,路上坐在马车里和师叔感慨,“还是师叔高见,得亏没有去信师傅,就师傅给师弟取名‘陈狗儿’,还是莫叫他掺和。”
徐观也点点头,“师兄为人洒脱,不计较这些事,不过要是给我两个孩儿取名字,还是委屈了阳儿和昭儿。”
二人点头,十分认同。
孩子接回家,夫夫两个明显比平常还忙起来,往常二人到晚间还有闲暇在一起泡澡,现今就只是随便洗洗,而后便和孩儿一块读书讲故事。
等到夜深了,夫夫两个才回自己屋里,两人如今都是正直壮年,忙了一天也不见累,又在一块给两个小孩造了半天弟弟妹妹,这才消停。
潘邓对自己身份转变的适应度很高,只是不知为何自己不似观哥儿一般有好人缘,那两个小崽只跟着师叔屁股后面跑。~5¨2,s′h?u.c*h,e^n¨g`.+c`o′m¨
想当初潘阳小娘子一见面就说喜欢自己,要来他家给他当小孩儿呢!
徐观说道:“你忘了,我在慈幼局里做了几个月夫子,他两个刚来家里,见我熟悉,过些时日就好了……”
潘邓点点头,夜深天寒,他裹了裹被子,把脑袋埋在观哥儿胸口,两人沉沉睡下了。
*
二月底,从苏州府运到江陵的粮食最后一批也运完了,阮小五临走时还把小郓哥带上,捎他去湖州。
阮小五贼眉鼠眼地问道:“怎么样,这一冬过去了,有好事吗?”
小郓哥没理他调侃,嘟囔道:“我都说了不要娘子,非给我说和……”
阮小五简直不明白了,“天老爷,你都多大的人了,半夜不想小娘子?”
小郓哥嗤笑一声,“潘哥大业未成,现在要的是兵马粮草,我有那工夫去,不如去湖州府多培养几个护理,这才是正事!”
运粮船走长江到了江陵府,一袋袋印着“苏州纺织坊”字样的麻袋和布袋卸下码头,由人送往城中。
粮食平价售卖,运粮的麻袋也不必拿回去,留在江陵府由和助团分发给鳏寡孤独和贫苦人家。
在这个年代,麻袋布袋可是与粮食不相上下的物件,布袋拆一拆,能做衣裳用,麻袋可装粮食,若是特别穷苦的人家,也能做衣蔽体。
城中百姓皆知此粮是江南而来,都心怀感恩,和助团更是深感潘公之德,暗地里叫百姓传言新来的府尹大人要投奔江南,一时间府中流言四起。
宗泽也听说了此等流言,却也没太用心去管,老百姓传言不能当真,此地又没人到应天府去,不必担忧。
只是他不在意,却有别人在意。
王煜见了江南动作,开始着急了。
*
当初蜀地兴兵东行,王煜没想一开始就大军出击,而是在江陵府周边骚扰,想着看准机会再一举攻下江陵。
他找了个好借口,趁着江陵粮慌,谎称蜀地运粮食的队伍被江陵打劫了,借此攻占了宜都。
本想徐徐图之,先去挑事再借题发挥,如此也能师出有名,可王煜没想到的是,他们竟然被人黑吃黑!那赵仲延十分可恶,趁他们还没站稳脚跟,穷追猛打,折兵损将不说,把他们军粮都抢走了!
王煜又没地方说理去,只能吃了这个哑巴亏。只是如此一来出师不利,成都府却有异议了。
他与彭元祥两人欲要图谋霸业,成都府的乡绅富户可没有如此志向。诸家因利而聚,不过是想把控蜀地,几家独大,大商户吞并小商户,聚拢巨利,少交赋税而已,谁又肯将自己的私兵拿来向外进攻呢?
成都府本就没有多少兵马,仅两万之众,支持他们的乡绅大户家人要占去一半。本来官员大族都不同意攻打荆州,现在频繁出战,江陵府没打下来不说,白白损耗人手钱粮,蜀地都穷了,大家都不乐意了。
攘外必先安内,如今内部不和,何谈
不想错过《掀翻大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