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3章 借钱(1/2)
第43章 借钱
林国栋将百万拆迁款在银行安排妥当的消息,并没有刻意隐瞒。_a~i_h·a?o\x/i¢a~o`s_h^u,o!..c-o\m/毕竟,这么大一笔钱的动向,想完全瞒住也不现实。
晚饭时林建明还在在工厂,林建军依旧把自己关在房里。林国栋轻描淡写地跟王秀莲和林秀芳说了一声,钱已经按照之前的计划存好了,让他们安心。
王秀莲和林秀芳听了,心中虽然对那大部分变成死期的钱还有些许不舍,但想到林国栋的英明和之前定下的规矩,也都没再多说什么。
尤其是王秀莲,她现在对林国栋是言听计从,觉得丈夫怎么安排都是对的。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林家获得百万拆迁巨款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在亲戚朋友和街坊邻居之间传扬开来。
在这个普遍还不富裕的年代,一百万,足以让任何一个人眼红心热。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林家大院的门槛,几乎快要被踏破了。
最先闻风而动的,是一些八竿子打不着的远房亲戚,以及一些平日里并不怎么走动的所谓“老朋友”、“老同事”。
他们一个个都堆着满脸的笑容,提着些不值钱的糕点水果,上门道贺,嘘寒问暖,态度殷勤得让人起鸡皮疙瘩。?x,w!q¢x^s,.!c,o`m\
寒暄几句,拐弯抹角地打探清楚林家确实发了笔横财后,便开始图穷匕见,哭穷的哭穷,诉苦的诉苦,最终的目的都只有一个——借钱。
有的说儿子要娶媳妇,彩礼还差一大截,想借个三万五万周转一下,保证过两年就还。
有的说老伴生了重病,住院急需用钱,想借个万儿八千的救命,声泪俱下,感天动地。这种以救命为名的借款,最是考验人心,也最容易让人心软。
还有的说自己看好了一个稳赚不赔的小生意,就差一点启动资金,想借个十万八万的,保证一年就能连本带利还回来,到时候还给林家包个大红包。
这种合作共赢的画饼,与赵卫东的套路有几分相似,林国栋一听便知其虚实。
王秀莲耳根子软,脸皮薄,面对这些亲戚朋友的哭诉和哀求,往往不知如何是好,几次都差点心软答应下来。
她总觉得,都是亲戚朋友,人家开口了,不帮一把,面子上过不去,以后还怎么相处?万一人家真有困难呢?就像隔壁老李家上次儿子结婚,不也是东拼西凑才办成的吗?
幸好林国栋早有准备。a?精.?#武¢$?小&说?网]× *`[首?$发%
他坐在堂屋的太师椅上,手捧一杯清茶,对每一个上门借钱的人,都笑脸相迎,客客气气,但谈到借钱,却是一概婉拒。
他的说辞也准备得滴水不漏。
“哎呀,老表,老哥,大妹子,您说这事儿,可真是不巧了!”林国栋一脸为难地说道。
“我们家这笔拆迁款,看着是不少,但一来呢,大部分都按照政策买了国家建设急需的长期国债,轻易动不了。
二来呢,剩下的那点活钱,我那几个不成器的孩子,这个要开店,那个说要学技术,还有个小的身体不好,都眼巴巴地瞅着呢。我这当爹的,手心手背都是肉,总得先顾着自家孩子不是?”
他说的这些挡箭牌,既显得合情合理,又让人不好再多纠缠。
如果对方还是不死心,继续哭穷卖惨,林国栋便会话锋一转,关切地询问对方的具体困难,然后热心地给对方出主意想办法。
比如建议对方去找街道办申请困难补助,或者联系单位工会寻求帮助,甚至还会义愤填膺地痛斥一番如今看病贵,娶媳妇难的社会现象,与对方同仇敌忾,但就是绝口不提借钱的事。
他还会时不时地动用一下【洞察人心】和【明察秋毫】技能,观察对方的言辞表情。十个上门借钱的,倒有七八个是言过其实,夸大困难,甚至就是想空手套白狼,占便宜的。
他记得前世,就有那么几家亲戚,借了钱就再也没提过还字,甚至还反过来抱怨林家为富不仁。这种人,林国栋这辈子绝不会再给他们任何机会。
对这种人,林国栋更是不会有丝毫客气,三言两语就能把他们堵得哑口无言,讪讪而去。
当然,也有那么一两个,确实是遇到了实在过不去的坎,人品也还算过得去。
比如隔壁巷子住的一个远房表侄,平日里老实巴交,从不求人。这次是因为他老娘突发脑溢血,急需几千块钱手术费,实在没办法了,才红着脸找上门来。
林国栋通过观察和侧面打听,甚至让林秀芳去医院打探了一下,确认情况属实后,并没有直接借钱给他,而是从那十万活期备用金里,拿出了两千块,以“长辈帮衬”的名义送给了他,
并且言明这是看在老人救命的份上,不用还,但以后不要再以此为由开口,更不能到处宣扬。他这么做,既是雪中送炭,也避免了开借钱的口子,防止其他人效仿。
那表侄感激涕零,磕头道谢而去。
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都重生了,谁还当老登啊》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