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六十九章 裘衣风云(上)(1/3)
第六十九章 裘衣风云(上)
榷场通往蓟州府的官道上,三匹快马品字形排列,身着秋鹤大氅的符端不断催促着身下的军马。@-求?书
“驾!驾!”
榷场的喧嚣被远远甩在身后,马背上背着那个装着孔雀裘衣的锦盒,他如同一支离弦的箭。
就算身下的骏马已经有些力竭,他却犹嫌不足,鞭子抽得啪啪作响,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快些!再快些!
一定要在入夜前见到二夫人!
骏马飞驰间,当蓟州城巍峨的城墙在望时,夕阳已只剩一抹残红。
马身上魏王府的黄旗迎风招展,迎门官老早便看到了,早早便将已经准备关上的大门又拉开,放这三骑进城。
这蓟州城内,魏王府就是最大的土皇帝。
顾不得满身风尘,符端擎着腰牌,马蹄铁敲击着青石板路一路冲入城中,直扑位于城东的魏王府。
太宗郭振分封诸王时,虽然八王并封,但是真正敕造了王府的,只有四位亲王。
便是赵匡胤的宋王府,符彦卿的魏王府,李重进的吴王府和韩通的梁王府。
而永安王柴荣虽然天资英敏,又是皇亲,本应建制在诸王之上。
但毕竟在郭振幼时其曾摄政数年,故而自退汉王号,还姓于朝,甘任一任郡王,没有敕造王府。
快马来到府前,在下马石前翻身滚鞍下马,顾不得疼痛的屁股。
规制森严,气象万千高耸的朱漆大门前除了蹲踞着威严的石狮,还站着几个门房,一见是二管家骑着快马回来了,赶紧上来牵过马匹。
门楣上“敕造魏王府”的金匾在暮色中依旧透着迫人的威势。符端将缰绳甩给迎上来的门房小厮,顾不上寒暄,转身取下锦盒抱在手里,急声道:
“快!通禀内院,榷场提领符端有十万火急要事,求见二夫人!”
“是,二爷,您先进来!”
门房不敢怠慢,赶紧把符端迎了进来。
按理说王府规矩森严,若非十万火急之事,只能一层层向内传话。
但是符端的父亲便是家里的老管家,鞍前马后多年,连姓都被赐下了,自是有些小小的特权的。
符端被引入门房旁的耳房等候,一旁小厮奉上清水净面。^x¢7.0!0+t¢x?t′.,c-o`m′
他哪里坐得住,匆匆洗了一把脸,捧着锦盒在狭小的空间里来回踱步,汗水浸透了内衫,心几乎要从嗓子眼跳出来。
约莫过了一盏茶的功夫,一个穿着水绿比甲、梳着双螺髻的俏丽丫鬟才姗姗而来。
来人正是二夫人千月娇的贴身大丫鬟翠缕。
她瞥了一眼符端:
“符提领可是有要事?
夫人刚礼完佛,此刻得空,随我来吧。”
“是!是!多谢翠缕姑娘!”
符端连忙躬身,小心翼翼捧着锦盒,跟在翠缕身后。
穿过两座仪门,四条回廊,才走进后宅的深深庭院。
这武勋家别的没有,就是守卫森严。
每过一道门,都有值守的侍卫或仆妇投来审视的目光,见到是符端,又把目光收了回去。
终于,绕了半天,这才来到一处精巧雅致、遍植奇花异草的小院。
正堂门口垂着细密的珠帘,隐约可见内里灯火通明,檀香袅袅。
不用翠缕示意,符端变自觉的在堂外站定。
翠缕自己率先掀帘进去禀报。
片刻,里面传来一个温婉中带着一丝慵懒的女声:
“符提领?深夜奔波,有何要事?”
符端“扑通”一声跪在冰凉的石阶上,隔着珠帘,只能看到里面影影绰绰一个窈窕的身影端坐着。
在外面,他是魏王府的二管家,而在府里,他是家里的私奴,因此行事也许执奴才礼,才显得亲近。
他深吸一口气,将锦盒高高举过头顶,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
“启禀夫人!
奴才符端,在居庸关榷场办差时,偶遇广陵郡王府中一位贵人!”
珠帘后整准备挑起一块脆角瓜儿吃的手停了下来,将银签儿搭在齿座上。
“广陵王府?”
广陵王府和魏王府不对付这种事,乃是大周门阀都知道的事情。
毕竟当年广陵王赵匡义和太宗郭振争亲符家三姑娘的事都被编成评话了,后来还有人说,赵匡义改名赵光义也多有此事原因。·5′2\0?k_s-w?._c!o.m^
符端不敢怠慢,继续开口:
“想这位贵人念奴才办事勤谨,特赐下一件异域奇珍!
奴才见识浅薄,不敢私藏,更不敢独享此等珍宝,特连夜快马送回,献与夫人!”
说着,他将锦盒外面的黄缎子去了,露出那个考究的漆盒。
“这件孔雀裘衣,乃至以整张雪狐缝制。
此物光华璀璨,非人间凡品,唯有夫人这般尊贵无双、风华绝代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周第一纨绔,烧纸买下双胞胎》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