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62章 楼望灯风启新章(2/2)
京的前一日,也是在黄昏的光景里,曾立于御花园的荷池边,望着天边初升的星辰,对他说过一番话。那苍老而悠远的声音,此刻清晰地穿透了数年的时光,在猎猎风声中回响在澈儿耳畔:
“殿下啊,为帝王者,眼里该存着两种光。一是这头顶的星辰,”老人枯瘦的手指指向浩渺苍穹,“它高悬于天,亘古不移,指引方向,度量四时,是规矩,是法度,是万世不移的圭臬。二嘛,就是这脚下的灯火,”手指缓缓落下,指向宫墙外渐次亮起的万家窗棂,“它生于尘泥,明灭不定,却暖人肺腑,照见疾苦,是生民,是冷暖,是社稷根基所在。心中若无星辰,则失其方向,易入歧途;眼中若无灯火,则不知寒暖,终成孤家。”
风更紧了,吹得澈儿宽大的青布直裰紧贴在身上,勾勒出少年人挺拔又略显单薄的肩背线条。就在这怔忡出神之际,袖中一物忽地滑脱出来,带着他身体的温热,“啪”地一声轻响,落在冰冷的城砖上。
是半块玉佩。
他弯腰拾起。羊脂白玉,触手温润生暖,在城楼昏暗的光线下,流转着细腻柔和的光泽。玉上以极精湛的刀工,刻着两个古拙的篆字:“承乾”。这是东方宸,那位威仪深重、亦师亦友的亲王,在那日亲手将玉玺交付给他、完成新律颁布大典后,借着宽大袍袖的遮掩,悄然塞入他掌心的。这半块玉,被他贴身收着,早已被体温焐得温润熨帖,如同一个无声的承诺,带着不容置疑的暖意。
指尖摩挲着那“承乾”二字,澈儿下意识地抬起头,目光投向远方。越过层层叠叠的屋宇,在城东的方向,一片异常明亮、异常密集的灯火之光,在夜色中显得格外醒目——那是国子监所在。无数扇纸窗之后,映照出一个个伏案苦读的身影,清瘦而笔直,如同寒风中不肯摧折的修竹。窗纸上勾勒出的轮廓,只有专注低垂的头颅,和紧握笔管、纹丝不动的手臂。那片灯火,凝聚着寒门士子悬梁刺股的孤勇,也燃烧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滚烫希冀。
“殿下,起风了,露气也重,该添件衣裳了。”小禄子捧着件厚实的玄色披风,轻手轻脚地走到澈儿身后,小心翼翼地开口。他抬头,却见年轻的储君并未回身,依旧凭栏远眺着那满城错落、明灭不定的万家灯火。侧脸线条在朦胧的光影里显得格外柔和,而一抹清浅的笑意,正自他唇角无声漾开,渐渐染上眼角眉梢。
那笑意干净、纯粹,带着一种洞悉了某种珍贵联系的了然与满足,在昏暗的城楼上,竟比天边最亮的星子还要璀璨夺目。仿佛这脚下纵横阡陌间流淌的灯河,这无数卑微或明亮的窗内透出的光芒,都被他尽数收拢,沉淀在那双清澈的眼眸深处,化作了足以照亮前路的、永不熄灭的光源。
长风浩荡,卷起他青布袍的衣袂,宽大的袖袍与下摆在身后烈烈展开,如同两面无声的战旗,在沉沉的夜幕中招展。远处,更夫巡夜的梆子声穿透夜色,清晰地传来:“笃——笃!笃!”三更天了。那节奏分明、沉稳有力的敲击声,一下,又一下,仿佛带着千钧的重量,稳稳地敲落在少年储君日益宽阔的肩头,为他无声地增添着属于责任与未来的沉稳分量。
他心中澄明如镜。脚下这无边无际、一直延伸到目力尽头的煌煌灯海,绝非旅途的终点。恰恰相反,它是起点,是一个无比宏大篇章的序曲。从这巍峨城楼望出去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盏或明或暗的灯火之下,都蜷缩着、奔走着、期盼着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沉默着,又无时无刻不在用最朴素的生存呐喊,等待着,呼唤着。等待着他将“苍生常安”这四个重逾山岳的大字,从这城楼之巅的凝望开始,一笔一划,踏踏实实,写进大地上每一个晨昏,写进往后那漫长而充满希望的岁月长卷里。
风,依旧不知疲倦地吹着,卷过城头旌旗,掠过万户屋瓦,带来远方田野里青苗生长的气息,带来护城河水奔涌向前的微腥,也带来……明日那不可预知却又充满生机的味道。
澈儿收回远眺的目光,转身走向下楼的石阶。青布袍的下摆拂过脚下城砖缝隙里滋生的、湿滑的青苔,发出细微的簌簌声响。那动作轻捷而从容,竟如同挥毫泼墨的大家,笔锋扫过素宣,自然而然地翻开了一页崭新、洁净、等待着书写无限可能的篇章。
不想错过《重生后暴君他跪着求我活》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