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章 扩大规模(1/2)
李轩和李老伯回到家,召集了村里其他七户人家,由于这个青山村都是姓李的,问他们有没有愿意帮忙,如果愿意帮忙每天管吃,每人每天西十文。-二`8/墈?书,罔? ′免`沸?粤-犊+
众人一听纷纷表示愿意,但每家暂时只能要一人,又招二名女的做做饭,李轩把现在的九人分成三组,第一组三人去挖掘铁矿石,第二组两人挖掘焦煤,第三组二人负责挖高岭土耐火泥,剩下的两个女的和李轩,李老伯在负责冶炼。
第一组李轩任命了一个叫李福的中年人做组长,第二组任命了一个叫李小粮的人做组长,第三组任命了一个叫李田耕的人做组长。同时他告诫所有人他们挖矿炼铁之事任何人都不要讲出去。
否则大家的饭碗都不保,在明朝矿产属于朝廷,如果未经允许私自开采矿产也属于违法。李轩考虑到这一层。决定带一部分炼出的精铁去县城找一些专门经商的商人,如果继续卖给董家铁铺,少量可以,如果数量增大保不齐董家会动用官府力量把他们吞的一点渣都不剩。.秒!蟑?洁,暁-税?网· +更?薪~罪¢全*
经过一天的准备,李轩带上一点干粮又去里长家里开了路引,第二天天不亮李轩带了两个帮工,三人推着两辆独轮车,牵着一头毛驴,向县城出发。每个独轮车上装了大约60斤铁锭,毛驴身上放好用毛草织成的被子然后驮着80斤铁锭以防铁锭首接磨到毛驴的皮肤,毛驴在头一天晚上专门喂了混有黑豆的草料,在那时毛驴在一定程度上比人还珍贵。
然后带着三把一米左右的他们自己锻打的腰刀,李轩以前还没有真正看过明末的真实自然环境,路上两边的农田己经干枯的没有一丝湿意,看来明末的小冰河极端气候己经开始影响整个社会了。而且虽然到了5月中旬,河里竟然还有薄冰。整个人都冻的瑟瑟发抖。
三人赶紧牵着驴推着独轮车快走一阵这才勉强驱散了寒意。经过西个时辰的路程大约下午2点左右,李轩他们在城外找了个隐蔽地方把腰刀埋入地下,做好记号,随后李轩和李香、李二旦三人才走到县城门口,每人交了2文钱入城费这才进入县城。^x-i,n?d\x~s+.¨c_o\m′进入县城后李轩看到到处都是垃圾和牲口及人的粪便,整个空气中除了冷冷的空气就是这些臭气,如果是夏天蚊蝇不知该有多少,幸亏现在气温还低。
县城内的市场分布在西南面,李轩他们推着独轮车又走了两刻钟到了市场外面。但李轩他们并没有茫然进入市场,而是让二旦和李香先看着独轮车和毛驴,自己去旁边找了个老乞丐,给了他五文钱,问到这里哪家的铁铺名声最好。
老乞丐看看那五文钱,对李轩说:“这市场里和盛铁记的名声最好,他们是松江的一家商号,为人和善,在本地也没有土地主要是经营铁器为主”别过老乞丐,李轩三人进入市场找到这家和盛铁记的店铺,进入店铺内琳琅满目的铁器应有尽有,大都是一些铁锅农具之类的铁器,偶尔也有一些刀枪的铁器,明末是不禁民间买卖刀枪的但不允许拥有火铳和盔甲及弩,普通的弓是可以拥有的。
李轩进入店铺后店小二过来迎客,李轩顺手把五文钱塞到店小二手里,小二看到手的铜钱,眼里闪烁着光芒,举止更加殷勤,李轩说麻烦小兄弟把掌柜叫来我有点生意和你们掌柜商议,店小二马上跑到后面的房间,向他们掌柜汇报去了,当然也看在五文钱的面子上猛夸了李轩他们一顿。
掌柜听到这些来到了前面的店里,看到李轩他们,虽然穿的不是华丽但李轩这个后世人气质非常的好,看到这些掌柜双手见礼说:“欢迎光临小店,鄙人行徐,请问贵姓,有何生意相商”李轩也见过礼对徐掌柜说:“免贵姓李,我们自己炼了一些精铁,想卖给贵店且想和贵店建立长久业务往来”说着李轩让二旦从独轮车的柳筐搬上来一块铁锭,徐掌柜仔细地查看着铁锭又用一个小铁锤敲击了一下铁锭仔细听听铁锭的声音。徐掌柜忍不住轻声说了声真是好铁,不次于苏刚呀。
便问李轩你们准备怎么卖,李轩想了想我们想长久和贵店合作,一斤500文怎么样。徐掌柜问到:“你们每月可以供应多少”李轩答道:“我们每月可以供应1500斤,如果以后我们扩大规模后可以每月供应到3000斤以上”徐掌柜说:“可以,每斤就500文以后你们的货都卖给我吧”随后李轩三人把200多斤的铁锭搬进店里,让店小二过了称一共203斤,折合白银67两6钱。李轩将银子放在贴身的内衣处,随后去粮食店铺和杂货铺及肉铺采购了一些小麦和猪肉及一些调料,李轩无法忍受这个时代的食物的味道。当然也买了二十多斤盐巴。
同时又花了十五两银子买了一些硝石,硫磺和白糖,加上其他的共花了25两。又花5两银子买了一辆载货驴车,正好让驴拉车。然后带着采购的货物在城内找了一家客栈花了900文钱住了一宿,第二天早晨赶回老家。在这个年代夜里如果人少还带着货物银钱一般都不敢在夜里赶路,特别是在崇祯年间,灾荒开始盛行,致使许多人铤而走险。
自古是夜黑风高杀人越货的时机。第二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工科小伙闯明末》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