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5章 战争准备(三)(1/2)
随后李轩又通过徐掌柜和董老头购进了大量的棉花、绿矾、纯铜、倭铅、硝石、水银和铅块、纯碱,白糖,由于李轩准备全部换装左轮步枪,所以李轩把颜色黑暗的白糖加工后变成雪白的雪花糖开始对外出售,价格一下子就翻了一倍。¨兰`兰·蚊\血¢ ¨醉.芯!漳\洁?埂-新*筷*
加工雪花糖也是分成不同的工序,每个工序由希望学堂的少年担任,任何人都不允许打听别的工序的暴行情况,发现打听可以举报,举报者可获白银二十两,被举报者经查实马上关入牢房,按间谍罪处理。李轩见左轮马步枪和狙击步枪效果较好,于是在原有左轮马步枪的基础上将枪身增加到一米二更符合人体结构,同时为左轮步枪配备了三棱刺刀,平时在身上携带,等不得不近战时步兵把三棱刺刀卡在枪管头部,刺刀五十公分。
左轮步枪也是六发装弹,有效射程达到七百米。配有准星和照门,大大提高了射击精度。
为了保障士兵的野外用餐,李轩原准备做出罐头,一方面罐头大大增加士兵的负重,另一方面也不怎么实用。所以就参考建国初期抗美援朝时期的炒面,用油将面粉、大豆面、高粱面和米面混在一起炒熟。用李轩造的白纸做内包装,如果是斥候在外面侦察,外面用双肩布袋背在身上。每人用薄铁皮冲压成一个个饭盒,盒内放有木质筷子。
如果是普通士兵,则每个小队一个十个辅兵的补给小组,配备二辆大车,拉着大锅和炒面。+第¢一^墈-书_枉^ ~免+费·粤^黩,及其他粮食。行军途中允许动火的就蒸煮食物,如果战斗期间无法动火就分发炒面,士兵轮流用自己随身携带的水壶里的开水在饭盒里泡炒面吃。
这里再说一下李奇的造纸,李奇领着十个少年在李轩的方法指导下,和各种试剂的供应下,仅用七天就造出堪比现在A4木浆纸,李奇还特意加了一道用燃烧硫磺漂白纸张,使得造的纸更有卖点。
李轩又设计了铅笔,用石墨和黏土混合后做成笔芯,然后在高温下焙烧,笔芯的硬度和强度达到要求后,放入做出凹槽的木板然后用粘结剂牢固粘合即可。然后这种铅笔定型后开始大规模生产,部队之间今后都用铅笔书写。方便快捷。
李轩让希望学堂的二十名女少年全部跟潘郎中学习护理以及战场包扎,这些女少年经过学堂西个多月的营养补充,都强壮和胖了许多。和凤凰山解救的十来名女子共同组成医务部战斗护理队,同时李轩也做出了手套和口罩,要求战斗中包扎用的棉布必须经过蒸煮方可重新使用。
根据现代卫生规则,李轩给医务部护理队写了一套应用规则。同时开始大规模生产大蒜素,生产的大蒜素用玻璃瓶或陶瓷瓶灌入后用软木塞堵死然后蜂蜡封上。以备在战场使用,防止士兵感染。由于土法生产的青霉素杂质太多,很容易起反作用,所以李轩就没有继续加大青霉素的研制。/嗖?艘-小/税¢蛧/ ·追?蕞_歆`璋*結*
至于锰钢子弹壳,李轩经过实验后发现一是很难加工,另外延展性不如铜,容易卡壳。所以李轩还是决定继续使用黄铜弹壳。
李轩自从来到这个时代,一首在忙碌。现在各方面都步入正轨了,这次想起自己油腻腻的皮肤和怎么都难洗净衣服,嗨,为了自己的个人卫生把肥皂生产出来吧,于是他安排通讯员,去从希望学堂挑选五个少年,负责下一步的肥皂生产。现在希望学堂还有九十多人,其中有三十多人是第一期老学员,其他的是从正兵和辅兵的孩子中挑选的新的成员和一些流民中资质不错的孤儿。
以王闯为组长的肥皂小组正式成立,李轩给小组演示了生产过程,先把纯碱和生石灰加水混合,待反应完全停止后过滤掉固体杂质就是火碱氢氧化钠,然后根据比例把火碱溶液和菜籽油混在一起放在锅中加热,待锅内反应完全,静置一段时间然后加入盐进行盐析,很快皂化液变成粘稠液体,随后倒入做好的模具放置一夜肥皂就形成了。
随后李轩又做了一锅皂化液加入前几天从济南府顺便买来的香囊里的茉莉花香料,然后做了三十多块香皂。李轩还是和以前一样把肥皂分成了制备烧碱工序,皂化工序,盐析工序,成型工序,和包装工序。包装材料就用李奇生产的纸张,同时安排工程队建了个简单肥皂生产车间,由王闯任负责人,又给他每个工序配备十来名成年人担任干活的主力。
还是借鉴原来的制度,严禁工人相互打听对方的工序情况,这样一方面解决了,李轩本人卫生问题,又可以给青山百户所增加一个新的财源。王闯虽然才十三岁但通过几个月的充足营养补充,个子也长高了不少,重点是王闯他们这一批少年亲自接受李轩的现代数学物理化学原理教育和基本的读书认字,虽然时间很短但他们接受李轩的思想较快,大体原理梗概还是学会的。
这批少年对李轩有着疯狂的崇拜。这也是李轩慢慢重用这批人的原因,另外一些有军事长处苗头的少年则被安排进讲武堂学习军事。将会成为李轩部队的将来后备主力。
李轩让通讯员把香皂搬进他的百户所官邸,然后拿出一块香皂和一块肥皂赶紧去找潘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工科小伙闯明末》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