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3章 从迁安到青山(1/2)
由于需要保持迁安和青山基地的物资和人员联系畅通,李轩决定打通迁安和青山基地的联系通道。\白¨马*书!院` \免!沸_岳+黩*
青山到迁安县距离大约在一千一百里左右,为了保持物资和人员流通畅通,李轩决定在两地之间设立十一个转运站,其中设立三个大型的中转站驻扎一百辅兵,配备米尼步枪,在三个大型中转站中间设立八个小的中转站,每个小的中转站驻扎辅兵十到二十人。
中转站由于路程长,安全第一,李轩决定把这条路线上的土匪全部剿灭,依托土匪山寨,再吸纳一部分流民 ,以原土匪山寨为节点以接力方式联通两地的物流,人员流和信息流。
在平原没有土匪山寨的地方就选择无人废弃村庄吸纳流民,建立中转站,于是李轩安排李二旦带领一个中队正兵和一千五百辅兵,一个亲卫队小队的执法队和一个班的斥候和一定数量的情报部的探子组成联合总队,并携带五门线膛炮和一个班的炮兵。
并配有足够的辎重补给,同时提前任命了中转站站长。由李二旦在准备后即刻出发,相当于建立战时驿站。李二旦建立完中转站后再从青山基地调派一部分物资弹药从这条道路运过来。
同时青山基地在原来留守正兵的基础上将辅兵中的一千人和新招的五百人转为正兵,组成一个具有两千人的基地护卫队。从当地己定居的原流民中再招一千人补充进辅兵部队。
由原留守负责人孙继元任总旗,李轩原来的一个通讯员叫赵庆丰,也是原来李轩所救的流民的孩子,先是在希望学堂学习后来当李轩的通讯员,后来跟随第三总旗任第一中队队长助理,担任青山基地护卫队的指导员,这二千人护卫队分西个中队,每个中队分五个小队每个小队分五个班,每班二十人,以后每年会有一段时间迁安的战斗部队和青山基地护卫队的部分中队将交换轮流驻扎在青山基地。.k¨a*n′s~h¨u+q+u′n?.¢c,o?m/
这些青山护卫队中队长主要是入伍时间较早的老兵和希望学堂及青山讲武堂的学员担任。李轩在这一段难得的平静期从斥候队里又抽出五十人到各总旗,负责培训士兵骑兵技能,李轩准备把所有正兵都变成骑兵,做到上马可以变成骑兵追击敌人,下马可以在战壕步战。
培训时间暂定半个月,半个月斥候归建,同时派出斥候和探子紧盯鞑子和勤王部队的动向。并通知各村庄的民兵队长,一旦发现勤王兵马来村劫掠,一面在村防御,一面通知迁安总部,总部马上会派出骑兵部队歼灭来犯之敌,同时让民兵队现在率领村民在村周围挖掘战壕搭出土围子形成简单的防御工事。
同时派出西个总旗的部分部队轮流在周边巡逻。李轩而且通知迁安境内安置的所有难民村庄的民兵队长,凡是村民发现有乱兵入境要立刻报告给民兵队长,民兵队长要及时上报最近兵站。为了管理迁安境内民兵的武装力量,李轩在全县设立十六个兵站,每个兵站管理十个村庄的民兵,正兵巡逻也要到兵站报个到,或者临时补充一下草料。
兵站常备驻扎十个辅兵,也就是一个班,配五匹战马和一些必要的人和马的补给物资,平时一旦有巡逻队到达该兵站,兵站会派出两到三名辅兵跟随巡逻队巡逻该兵站辖区。遇有突发事件,该兵站可以临时抽调辖区内其他村庄的民兵予以协助 或者向县城报告,寻求正兵部队的协助。,j+c\h.h-h′h?..c¨o,m*
话说皇台吉下达了迅速转移物资和人口出关的命令后,永平的人口和物资在十二月上旬基本转移完毕,而皇台吉在得到人口和物资转移出关的消息后立即带领全部人马离开北京向西攻击前进,所遇州府县城 无人敢出城拦截,由此可见明廷的部队是多么畏惧鞑子。
在宣化鞑子破关外出,也没有任何部队出城追击,由于李轩的出现,本该十二月末才从遵化离开的皇台吉,只好为避免与李轩部相遇而选择向西从宣化出关。
时间进入到 十二月中旬,鞑子的部队撤离后,各勤王部队,也进入要撤离的阶段。孙承宗在鞑子撤离后也开始议定奖功发过事宜了,在他接到李轩的报捷文书后就在考虑如何分润李轩的军功,李轩的要求孙承宗肯定答应。
不过仅仅给他升个千户孙承宗感觉这也太亏欠李轩了,可是面对他的众多首属军官,他也没有给李轩更多好处,也只是满足他的升任千户,迁安无主土地全部收为军田和李仁杰接替他的青山百户所百户的基本要求。李轩的鞑子首级和俘虏的军功被分润给满桂,侯世禄和曹文诏等部下,而李轩的功劳成了最小的一位。
可见在王朝的末期,各种的不公平使得任何人都不可能独善其身。连孙承宗这样的阁老帝师也不可能例外。
由于李轩首先收复了迁安,而且把跟着他的七万多难民安置在迁安境内的所有废弃的村庄内,而且将所有无主土地绝大部分都分给了难民,李轩收回的无主土地约西十五万亩,无论男女每个难民都分到了五亩土地。
虽然所有人都转为军户,但只要给土地,转为任何户籍,他们都不在乎。李轩还让王安定给这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工科小伙闯明末》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