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4章 清单的诞生与立威的决心(3/4)
惨败,是东宫在军务上的一记重创,此刻有人将罪责引向别处,
他们自然乐见其成,甚至会顺水推舟,将陈庆之这块“挡箭牌”推到台前。
他又看到了,以三皇子为首的军功宿将们,眼中流露出的不屑与排斥。
这群在刀口上舔血的悍将,最是瞧不上陈庆之这种未经沙场、便妄谈兵法的“儒生”。
在他们看来,陈庆之的“奇谋”,是对战争的儿戏,是对军人荣耀的玷污。
此刻不落井下石,更待何时?
他更看到了,陈庆之的孤立无援。
这个由他亲手提拔、意图作为未来棋子的年轻人,
此刻,正像一叶孤舟,在两股巨浪的夹击下,摇摇欲坠。
泰和帝的心中,没有愤怒,也没有惋惜,只有冰冷的计算。
他知道,太子和三皇子,不过是他在朝堂这片牧场上,放养的两只“头羊”。
他允许他们各自拉拢一批人马,形成自己的“羊群”,甚至默许他们为了争夺权力而互相抵角。
因为,只有羊群在互相争斗时,才不会注意到牧羊人手中的鞭子。
他们的“势大”,是朕“允许”的势大;
他们的“争斗”,是朕“需要”的争斗。
但这盘棋的规矩,必须由朕来定。
而陈庆之,就是那个试图在这盘棋上,画出新格子的“异数”。
他的《千里奔袭疏》,朕看过,确有石破天惊之才。
但他的思想,太超前,太锐利,也太……难以掌控。
它不符合朕为这盘棋定下的“稳健”基调。
一个不守规矩的天才,对整个棋局的稳定而言,其威胁,甚至远大于一个平庸的蠢材。
更何况,云州确实败了。
朝野需要一个交代,军心需要一次安抚。
此刻,牺牲掉陈庆之这个“不稳定”的因素,用来平息军功集团的“正统”之怒,同时敲打东宫的“无能”之罪,是一步再划算不过的棋。
他不是在“安抚”谁,他是在“使用”他们。
他用三皇子的“势”,来打压陈庆之的“奇”;
再用陈庆之的“罪”,来捆住太子的“错”。
所有的人,所有的事,都只是他维护皇权绝对稳固的工具。
于是,牧羊人,举起了他的鞭子。
他默许了群狼对这只“异种羊”的撕咬,用它的牺牲,换来了整个羊群暂时的、表面的平静。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为,陈庆之的政治生涯己经彻底终结,即将被扔到某个角落里自生自灭时。
泰和帝,落下了他这盘棋中,最深沉、也最出人意料的一步。
他看似随意地,将那本记录着陈庆之罪状的卷宗,与另一份关于京郊“弃军”的文书,放在了一起。
他的脑海中,浮现出那个同样“不守规矩”、让他看不透的九儿子的身影。
一个,是妄谈“千里奔袭”,试图用“奇道”颠覆兵法正统的“疯子”。
一个,是鼓吹“以工代赈”,试图用“商贾末技”挑战圣人祖制的“痴儿”。
“有趣……真是有趣。”
“既然都是不容于世的‘异数’,那不如……就把你们都扔进同一个笼子里。”
他要看看他们会因为理念的格格不入而互相猜忌、内斗,
最终一同在京郊那摊烂泥里耗尽心力,再也无法对京城构成任何威胁?
这是他最想看到的结果。
还是说,他们会英雄相惜,互相成就,最终融合成一个……让他更加头疼的、全新的怪物?
这是他必须提防的风险,也是他这场布局中,最刺激的“赌注”。
他就是要用陈庆之这根“钉子”,钉在老九的身边。
既是监视,也是试探,更是……一种制衡。
他要用一个“异数”,去对冲另一个“异数”。
陈庆之,这个提出超前战略思想的“天才”,
就这样,被扣上了一顶“夸夸其谈,纸上谈兵,间接导致云州之败”的黑锅。
他被剥夺了在兵部的一切实权,从一个前途无量的“儒将之星”,被“明升”为毫无实权的“协理军务将军”,
然后,就被一脚踢到了这个由“罪兵”和“流民”组成的、所有人都避之不及的烂摊子里。】
【一个心灰意冷、被排挤的将领;
一群被朝廷背叛、满腹怨恨的英雄;
再加上一大帮为活命而参军、麻木不仁的流民。】
【这三股人拧在一起,就成了眼前这支被剥夺了功勋、践踏了尊严、只剩下仇恨和绝望的“弃军”。
钱坤副此时正将把他们扔在校场上,就是要用他们心中这股能焚尽一切的怨气,去将那位小王爷彻底吞噬。】
随着青史客话音落下,天幕画面切回那片泥泞的校场。
【寒风如刀,校场上三千五百人像一滩烂泥。】
【李敢对着地上“呸”地吐了口浓痰,对那个在狼牙谷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天幕剧透退居幕后的我是千古一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