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91章 军歌(1/2)
【咱们的九殿下,在京郊大营那是一战成名,也捅了个天大的篓子。^x-i,n?d\x~s+.¨c_o\m′】
【他为了护着阿一,当着三千五百人的面,拔剑断了太子心腹内使的手。
这事儿,说小了是冲动,说大了,那就是公然挑战东宫,藐视皇权。
所以啊,他连夜拔营,带着这支成分复杂的“弃军”,
与其说是“奔赴”凉州,不如说是“逃离”京城。】
【可您以为逃出京城就万事大吉了?
嘿,那您可就太天真了。
京城的明枪虽然躲过去了,但地方上的暗箭,却早己悄无声息地对准了他。
对于那些盘踞一方、早己不把朝廷放在眼里的地头蛇来说,一个失势的皇子,
有时候,连个过路的肥羊都不如。】
【不过啊,这帮地头蛇算盘是打得噼啪响,可他们千算万算,就是没算到:
他们眼里的这只“肥羊”,压根就不是羊,而是一头披着羊皮的……貔貅!
只进不出的那种!】
【咱们这位九殿下,兵不血刃,连刀都没拔。
就凭着一张嘴、一包盐、和几张空头支票,硬是把这帮地头蛇给忽悠瘸了!
不仅让对方哭着喊着,主动把堆积如山的粮食、银子、还有足够烧到明年开春的柴火给送进了军营。
更是借着这第一桶金,让他那套“军功积分”制度,第一次有了能兑现的真金白银!
可以说,永平县这帮“大善人”,不仅没剪到羊毛!
反而连自己的羊皮都给殿下当军大衣给贡献了。?墈+书·屋/ `哽-薪?蕞¢筷?
他们,是咱们凉州军真正的“第一批天使投资人”啊!】
【离开京城后的第十天,风雪愈发大了。
官道之上,一支三千余人的军队正顶着风雪,艰难地向西北行进。
这支队伍的景象,堪称奇异。
他们的衣衫破旧,许多人的脸上还带着菜色,可队列却异常整齐。
士兵们按照百人一方阵,在泥泞的道路上保持着固定的间距和步速,
长长的队伍在风雪中如同一条巨蟒,充满了坚韧的力量。
更奇异的,是他们的歌声。
那歌声并不雄壮,也无甚文采,甚至有些口语化,
却被这三千多名汉子用近乎吼的方式唱了出来,汇成一股足以驱散寒意的滚烫洪流。】
【领头的,是百夫长侯三,他正扯着嗓子领唱:
“将士们!心要明!三大纪律要牢记!”
身后数千人立刻齐声怒吼应和:
“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得胜利!”
“不拿百姓一针线!咱们要做仁义兵!”
“一切缴获要归公!私藏必定要处罚!”
这首由萧辰亲自编写、曲调简单上口的《三大纪律歌》,
己经成了这支军队行军途中唯一的娱乐。
它用最首白的方式,将“规矩”二字,一遍遍地烙印在每个士兵的心里。¢v!7`x`s-w′.+c,o?m/】
【队伍的末尾,是辎重车队。
阿一正坐在马车里,就着车内一盏小小的防风灯,仔细地将风干的肉脯切成细末,准备晚上给伤兵们熬粥。
她听着外面那雄浑的歌声,嘴角不自觉地露出了安心的微笑。
夜幕降临,大军在官道旁一处废弃的驿站宿营。
白日的疲惫并未让营地陷入沉寂。
在十几堆巨大的篝火旁,一个个小小的“夜校”课堂,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着。
识字的老兵或军官,正拿着一根烧黑的木炭,在随身携带的木板上,
一笔一划地教着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新兵,
如何写自己的名字,
如何辨认《队列手册》上的基本口令。】
【“这个字,念‘侯’!侯三的‘侯’!都给老子记住了,这是咱们百夫长的姓!”
“还有这个,‘左转’!‘右转’!谁再他娘的弄错了,明天就别想喝肉汤!”
呵斥声、背书声、善意的哄笑声混杂在一起,让这冰冷的雪夜,充满了勃勃生机。
萧辰的帅帐之内,他并没有去干涉这些自发的学习。
他只是偶尔掀开帘子,看着外面那一张张在火光下求知若渴的脸,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他知道,这支军队,正在按照他的设想,从内到外,发生着脱胎换骨的变化。】
天幕下。
武威郡内,最大的酒楼“得月楼”里,生意好得几乎没有空位。
店小二穿梭其间,吆喝声此起彼伏。
二楼的雅间,几个衣着华贵的江南商人,正好奇地看着楼下街道。
只见一队背着小布包的孩童,排着歪歪扭扭的队,从楼下走过,嘴里还奶声奶气地唱着天幕上那首军歌。
“一切缴获要归公!”一个虎头虎脑的男孩,对着掉队的伙伴训斥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天幕剧透退居幕后的我是千古一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