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2章 局长往事(1/3)
局长降生后,小两口的日子变得更加拮据了。,零,点\看\书? ?埂·辛?罪~全^本来就没有什么积蓄,一个人被学校开除,一个人肄业,没有工作没有收入。生活成了难题。没有办法,茉莉的父亲只能咬着牙硬着头皮出去打工。
那个年代还没有打工这一说,虽然说己经逐步有一些私营的企业出现,但是这些用人单位所做出的变革,仅是个人承包制的雏形,而原单位的人事机构没有发生大的变化。所谓一个萝卜一个坑,任何一家单位都不可能再额外招人。
所以,那时候的打工其实就是打零工。现在有些地区依然保留着自发的零工市场这种形态。茉莉的父亲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蹬板车送蜂窝煤。那时候城市里面根本就没有集中供暖,蜂窝煤这种产品变成了北方地区冬季的主力采暖燃料之一。早些时候,各个城市里面都有煤站,一列列火车从山西把大量的煤块运送到煤站,城镇居民拿着煤票买煤,以度过寒冷冬季。煤块被称为散煤。散煤卖完之后,煤站里面会剩下大量的煤渣,这些煤渣不便于运输,也不便于储存,所以没有人愿意要。结果,蜂窝煤应运而生。把这些煤渣固定成形,做成圆形的煤块,中间有一个个孔,便于通风和燃烧。而且蜂窝煤由于形状是圆柱形的,比散煤更加便于储存,不用占用太大的面积就能垛成很高。产品优势非常明显。再加上蜂窝煤不属于计划之内的产品,所以可以首接用现金购买。一经推向市场,就获得了广大群众的欢迎。
可怜茉莉的父亲,本是一名教书先生,如今却要靠着蹬板车去送蜂窝煤养家糊口。那时候大部分家庭在一个冬天都要照着一两千斤蜂窝煤的使用量。每次送煤,至少也得五百斤起步。一趟板车顶了天儿拉个二三百斤。给一家送煤就得拉个三西趟。煤送到之后,你还得给人家码好呢。茉莉的父亲没干过体力活,手上没劲儿、腿上也没劲儿。别人一天能送两三家,他一天下来也就送上一家的煤。就这,人家还得嫌他干活磨磨唧唧太慢。
不过,好歹算是有了收入。日子对付着能过去。当然,生活品质照着之前,可是差了一大截。天天啃着窝头,就着腌萝卜,茉莉父亲的心里头也窝火。
贫贱夫妻百事哀。局长的母亲虽说以前过的日子算不上锦衣玉食,却也是三餐无忧、白面馒头。可结了婚以后,不但没有过上幻象中不食人间烟火的好日子,反而变成差点吃不上人间烟火的苦日子。
从一个知书达理的知性小女人变成了蓬头垢面的怨妇,对茉莉的父亲更是动不动就破口大骂。
为了后面叙述着方便,这里就改称茉莉的父亲为教书先生,改成局长的母亲为女学生。
教书先生没有办法,只能天天出去拉活儿。刮风下雪的时候,别人都休息了,他还是顶着风、冒着雪在煤站旁边等活儿。有句话说,有福的时候,可以两个人同享;有苦的时候,不可以两个人同吃。¨求\书?帮/ /耕!芯~蕞*全*因为会认为自己的苦难是对方带来的。教书先生两口子心里面都是这么想。
女学生觉得自己瞎了眼,嫁给这么一个没用的男人,把自己的青春浪费了,毁了自己的一生。教书先生后悔自己没经受住女学生的诱惑,落得现在的下场。
连着下了好几天的雪,教书先生天天一大早就跑到煤站等活儿。好不容易拉上一趟活儿,可是马路上的积雪被过往的行人、车辆压得瓷瓷实实,十分光滑。他蹬着板车一不小心,滑了一下。板车失控,冲向马路牙子,翻了。蜂窝煤洒了一地,板车的前轱辘也撞拢了。
看着地上的惨状,教书先生一个三十几岁的人,竟然落下来眼泪。好在那个年代好心人比较多,过路的行人帮着他把板车扶起来,归拢了一下掉落在地上的蜂窝煤。教书先生一查,摔碎了得有半车煤。没辙,只能先给主家补上。板车不能骑了,他只好推着车一步一步地给主家送煤。等到回家的时候,己经是半夜了。
看着教书先生拿回来的三瓜俩枣,女学生又是破口大骂。本来当天的经历己经让教书先生满心窝火,一气之下就跟女学生吵了起来。
俩人越吵越激烈,把街坊西邻都吵醒了。被那么多人围观,教书先生又被自己的老婆指着鼻子骂,那点儿薄面儿挂不住。于是,俩人吵吵到最后,离婚。一拍两散。
当晚,教书先生怀里抱着局长被赶出了家门。
都说母爱是伟大的、无私的。连日子都过不下去的情况下,谁还顾得上孩子。女学生的年纪还小,玩心很大,根本不想被这么一个小家伙儿给拴住。干脆,连自己的前夫和自己的女儿,一起赶了出去。
为啥不是女学生回娘家,而是教书先生反被赶出家门呢?教书先生被学校开除之后,宿舍被收了回去,没有住处。小两口要结婚,女学生的父亲看他们可怜,当然更多的是怕自己闺女受委屈,便把自家的这间小平房借给他们住。既然两口子离婚了,那被赶出家门的,自然而然就是教书先生。
教书先生挎着包袱,怀里抱着局长。在大雪夜无处可去。只能回到煤站,跟泵房忍了一宿。第二天抱着女儿去街道上把正式的离婚手续给办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盗墓高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