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章完(2/3)
城的知识青年都在找工作,但凡有一个位置,连风声都没听到,录取公告就贴出来了。
工作机会比金子都抢手。
直到她死去的那年,高考都没有恢复。她念的所有书,都埋葬在那片黄土里。
穿过家属区往西走。
距离厂区越来越近,厂办广播台的声音也传了过来:
“李大钊同志教人识字时曾说,工人的‘工’字,上边一横是天,下边一横是地,中间的一竖是工人,工人顶天立地,工人是最伟大的阶级……”*
“红旗农械厂新一期‘扫盲识字班’开班,工人扫盲识字,才能学习奋进更好的建设新中国,希望大家踊跃报名……”
林巧枝手攥紧了挎包肩带。
梦里她母亲后悔的念叨好像就在耳边,“早知道我就去报名了,去糊那点纸壳才几个钱?”“我怎么就这么命苦,为了这个家操碎了心,老黄牛一样干,结果为那三瓜两枣,错过了正式工机会。”
梦里的事又一次应验了。
又一次。
林巧枝深吸一口气,闭了闭眼。
再睁开时,眼里都是坚定。
她大步朝着厂技术学校走去。
“张爷爷。”林巧枝笑着跟门卫爷爷打招呼。
张爷爷放下报纸,抬了抬老花镜,看清了人,诧异问:“巧枝啊。”
厂里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都熟门熟路了,不过张胜利还是猜不到林家小丫头来学校找他做什么。
“我来找您要张报名表。”
张胜利扶眼镜的手歪了一下,他怀疑自己耳朵出了问题:“你说啥?”
“我说,”林巧枝加大了点音量,“我来找您拿一张咱们厂技术学校的报名表。”
张爷爷捏着老花镜的镜腿,看得真真切切的。
这就是林家那个才十四五岁的年轻小丫头。
扎着两个麻花辫,还挎着书包呢。
“巧枝啊,你是不是搞错了?咱厂里的技术学校,培养的可是焊工、钳工、车工这些,都是男人干的力气活。”
“没搞错。”
“咱厂里可没有女娃娃学这个的,”张爷爷回头看看传达室里的报名表,犹豫不知道该不该给,“没有这个先例啊。”
林巧枝道:“我可没听说咱厂技术学校有不收女生的规定。一直就卡两个条件,一个中考成绩,一个厂子弟身份。然后基础技术考试通过就够了。”
“我爸是厂里工龄二十多年的正式工,我是在咱们厂办直属医院出生的。”她黑白分明的眼睛里浮现骄傲,“我可是根正苗红的厂子弟!”
说起红旗农械厂,厂里没有谁是不挺直腰杆的。
它们厂生产的拖拉机、柴油机,名声可是响当当的!和长春拖拉机厂、天津拖拉机厂并称为“华国三铁牛”!
林巧枝拿回报名表的当晚。
消息就风一样,在整个家属区传遍了。
第2章 “为什么不能是我呢?”
第二天,一大清早。
还没到上班的时间,孟主任就找到了林巧枝。
她梳着干部头,当妇女主任久了,温柔大气的眉目都染着威严。
正巧,林巧枝也有事找她。
办公室清静,没有旁人。
孟主任给她倒了杯水,“坐。”
林巧枝坐下。
她手捧着玻璃杯,看着孟主任的眼睛都发亮。
孟主任坐到她旁边,关切问道:“你成绩好,不是一直想考高中吗?之前没听说你想念咱们厂的技术学校。”
以孟主任的道行,自然能看出小姑娘心里藏着事。
眼下都有点淡淡的黑眼圈了。
她声线平稳,引导着:“别怕,那些对小孩的念唱做打,红枣大棒我都见多了,这厂里形形色色的工人和家属,啥人、啥招你孟主任没见过?”
“我没怕,您知道我的,受了委屈我可不会憋着。”林巧枝笑了笑,才说,“是我自己决定的。”
孟主任不免诧异。
林巧枝沉吟片刻,自然不能说那些梦。
她看向这间自幼熟悉的办公室。
或许……也不完全是因为那些梦。
办公室的墙上贴了很多报纸和照片,例如人民日报报道的“新中国首位女火车司机”,林巧枝知道,她的名字叫田桂英,因为看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女钳工[六零]》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