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0章完(1/4)
岳宁把配菜切成细丝,罗国强微微张开了嘴巴。?x,k¢s·w~x¨.`c~o!m¢剔刺、煎鱼就能窥见功底,胡萝卜被切得跟头发丝似的,这足以让人炫耀了,至少他跟岳宁比起来,差得很远。
岳宁切完配菜,又去拿了磨板,开始磨土豆。
“这是做什么?”罗国强问。
“洋芋饼饼。”
“我记得你昨天不是用熟土豆做的吗?”
岳宁笑了笑:“用熟土豆是因为我懒,早上煮了一锅土豆,晚上剥了皮碾碎和面,做出来的饼绵软。这个生土豆磨出来的土豆泥,做出来的洋芋饼饼更有弹性,也更香,炒着吃很好吃。今天让你们尝尝正宗的炒洋芋饼饼。”
昨天巧妹婶是偷懒,所以洋芋饼里洋芋少,面粉多。磨土豆泥是个费功夫的活,岳宁磨完土豆,调好面浆,摊了土豆饼,顺便摊了一张蛋皮,切丝作为拆鱼羹的配菜。
杨大年见她手脚麻利,又让她去切羊肉片,等下用来爆炒。
“岳宁是客人,你真让她给你打下手啊?”李巧妹埋怨丈夫。
“婶子,我怎么能算客人呢?我可是咱们小杨沟的闺女。”岳宁接过羊肉,切了起来。
切完羊肉片,她又帮忙切了蒜片、葱段、辣椒、香菜……
岳宁洗了刀和案板,揭开锅盖,香气冒了出来,鱼汤已经炖得奶白,她把鱼汤过滤了一遍,洗净锅子。
砂锅里的粥也已经煮得开了花,岳宁把砂锅端到边上,砂锅保温性能好,靠着余温再煨一会儿。
她捏了捏浸泡的鱼肉,觉得差不多了。煎香的鱼肉浸水后,鱼肉就变软了,她用刀侧面一压一抹,鱼肉被压成了茸。
“宁宁,鱼肉煎炸过,是为了那股香气。有的饭馆为了拆骨容易,会把煎好的鱼肉放进鱼汤里煮,煮软之后,再拆去细刺。但是福运楼为了保持香气,都是煎好就拆,而且不能久煮。你这样用水泡过,香气也散了吧?”
罗国强说这话,并不是想说岳宁做的拆鱼羹不正宗。所谓行家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岳宁的刀工以及对火候的掌握,他已经服气了,只是提出自己的疑问。
张丽芬却不这么想,她说:“国强,你说什么呢?宁宁又不像你,在福运楼学了这么多年,她能做到有个样子已经不错了,你说的这些都是福运楼的不传之秘,宁宁不懂也正常。”
岳宝华看了她一眼,懒得跟一个除了小心思,什么都不懂的人计较。
这时,岳宁又烧起了锅子,锅里添了少许油,把鱼茸放进去煸炒:“如果煎好的鱼放鱼汤里煮,香气会散,泡冷水里香气跑得少一些,多少会有影响,所以会有这一步,把鱼肉里的水分炒干,重新激发香气,还有一个作用是让鱼茸更散,这样鱼羹就更加细腻。”
鱼茸收干后,岳宁将其盛出,锅壁上还沾了些略带焦黄的鱼茸,她也不涮锅子,直接把奶白鱼汤倒了进去。锅子还热着,发出滋滋的声响,一股子香气升腾而出。
“宁宁,你怎么不洗锅就倒汤了?”张丽芬问。
岳宁盖上锅盖:“伯母知道咱们粤菜的镬气是什么吗?”
“我当然知道,就是旺火炒出来的烟火气。-x~i*a-o¨s?h_u·o?h¨u′n*.\c*o!m?”张丽芬很得意,她要是连这个都不知道,还怎么能算厨师的老婆呢?
岳宁转身去把粥汤过滤出来,说道:“是食物的褐变反应,法国化学家美拉德在1912年提出的。拆鱼羹的风味就是鱼肉煎炸过程中产生的焦香,这些锅边粘着的鱼茸也是这个道理。”
“褐变反应?”罗国强皱起了眉头。
乔君贤先一步说道:“褐变反应,西方直接叫美拉德反应,最常见的是煎牛排的时候,铸铁锅烧得够旺,牛排放下去,香气就出来了。”
“对,我爸爸教我的时候,也举例了牛排。分到小块的牛肉时,也试着煎给我吃,但是我咬不动。他说咱们这里的牛都是吃草的,肉质太老,不适合煎。谷饲育肥的牛排,有丰富的油脂,那样煎会很好吃。”岳宁揭开锅盖,开始逐一放配菜,“爸爸说,烧菜是一门学问,从师傅那里学手艺是知其然,而学习相关的知识是知其所以然。”
岳宝华对自己的厨艺很自信,现在他发现自己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师傅领进门,他通过钻研,才有了今日的手艺,但是他从没去了解过其中的原理。他问:“你爸爸还知道这些?”
“对啊!他在粤城的时候,常去图书馆,记了很多笔记,整理了各地的菜谱,也去各个餐馆吃饭,尝试各地风味。粤菜祖训就是有传统,无正宗。”岳宁像是想到了什么,她侧头跟正在盛羊头的杨大年说,“大年叔,洋芋饼饼我来炒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香江大厨[八零]》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