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24章完(3/3)
/p>
她一路答下去,当她站在第四块黑板前时,粉笔突然在黑板上停顿了几秒。这道题要求用向量法证明四面体的中线共点,题目本身难度不高,但港大近年的招生考试中,这类题型占比已不多。岳宁迅速在草稿区画出空间直角坐标系,确定四个顶点坐标后,开始推导中线向量的线性关系。
除了这道题稍作停顿,此后她几乎未有卡顿,一口气答到最后一块黑板。
观众席传来轻微的低语声,广播里主持人提醒:“请保持绝对安静,距离考试结束还有48分钟。”
观众席霎时安静下来,但电视机前的观众,尤其是几所英中的老师却难以平静。
黑板上的题目虽在考试范围内,但出题方为难倒对手,难度远高于常规招生考试,岳宁竟这般轻松答完了?
电视屏幕里,岳宁从头到尾检查了一遍答案,随后放下粉笔。
她转身面向监考老师,鞠躬道:“我交卷。”
那些仍在紧张答题的考生不禁心生怀疑:他们和岳宁考的是同一套题吗?
岳宁走出体育馆,再次被记者团团围住:“宁宁,今天的考题是不是很简单?”
岳宁点头笑道:“数学是我的强项,今天的考题对我来说确实不难。”
她心里清楚,这些题目对大部分考生而言已堪称难题。
但即便再难,这是八十年代初,港城参加考试的考生仅一万两千多人,其中四千多还是自修生,哪儿比得上上辈子她在粤城参加的高考难度。
纵然离开校园多年,又隔了一世,知识看似遗忘殆尽,可脑子还是那个脑子。她爸爸认为她有成为顶尖厨子的天赋,莫伯伯则觉得她尚年幼,可引导成为科技工作者。两人对她的未来定位不同,却有一点共识:一定要让她好好学。
来到港城接触教材后,她只需适应这里的应试套路即可。
接受完记者采访,距离下午一点的英语考试还有些时间,岳宁索性在学校周边逛逛。
她走过红砖墙的教学楼,走下台阶来到校外,沿着街道往西前行。转过街角时,空气中忽然飘来一丝若有若无的焦香。她拐进窄巷,追寻着香气而去。
前方铁皮棚顶歪斜着一块木牌,上面用红漆写着“西贡河粉”。
棚下支着两口铝锅:左边是清澈干净的清汤,一位中年男子正用长柄木勺搅动右边的大铝锅。锅里的牛骨汤咕嘟作响,这是香气的源头。
棚屋外摆着四张木桌,其中三张已坐满食客,唯有一张桌子旁只坐着两位大叔。岳宁上前询问:“可以拼桌吗?”
一位大叔爽快道:“坐啊!”
岳宁坐下后,一位穿着斜襟布衫的女子问道:“吃河粉吗?”
“来一碗河粉。”岳宁说道。
“好的。”
岳宁有些诧异老板娘的粤语十分纯正,便问:“老板娘,你们不是越南人吗?”
老板娘立刻答道:“我们祖籍在汕尾,阿公那一代去了西贡,去年我们一家变卖所有家当,逃到了这里。”
“原来如此。”岳宁看向角落,见两个小姑娘正在低头写作业。
一旁的大叔接过话茬:“很多逃来的越南人,祖籍都是广东、福建的!咱们中国人遍布南洋各个角落。”
不想错过《香江大厨[八零]》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