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96章 贾东旭相亲成了(1/2)
贾东旭的事儿成了。+小*税/宅/ _耕.辛`醉′全*
他娘觉得这姑娘长的还行,家里条件也好,不用他家帮衬。
现在贾东旭只是个相亲工具,就看贾张氏点不点头了。
女方叫刘冬梅,人家姑娘第一眼就看中了贾东旭的长相。
当然了,她也相信了王媒婆和易中海的作保:今年贾东旭能成正式工。
目前分级制度还没开始,厂里就算看易中海这个大师傅的面子,也会把贾东旭升成正式工。
虽说刘冬梅家颇有家产,但她家里还有一个哥哥一个弟弟,她在中间就不太受宠,能嫁给一个大厂正式工人,可以说是很好的了。
当然,最重要的是她看中了贾东旭的长相。
目前来看,贾家条件还算可以。
贾家可是住中院西厢房,能大大方方隔出三间屋子,一间当客厅和厨房,左右两间当卧室。
以后有了孩子,还可以继续隔出小房间。
所以说房子是不用愁的。
工作的话,只要贾东旭能转正式工,工资也不用愁。
贾张氏还许诺买一台缝纫机,刘冬梅想着,要是家里有台缝纫机,就能去接一些缝缝补补的活,总比在家里扛煤、摇煤球轻松。
这件事就算定下了,等回头双方父母见个面,差不多就能去领证了。
王媒婆松了一口气,她这一单总算成了。
这一次的活太坎坷了。
王媒婆心里念叨着“好事多磨”,就开开心心的留在贾家准备吃午饭。
众邻居看完热闹,也就纷纷散了,该忙活啥忙活啥去了。
易中海跟贾家人打了声招呼,出了屋子回对门自己家。
中院东厢房北面那间屋子属于何大清,剩下的才属于易中海。`r¨c!y·x`s\.?c/o?m?
要问为啥易中海这位大师傅住的房子不大?
这就要考虑易中海的实际情况了。
一是他这么多年没孩子,两口子就没必要换大房子。
二是攒钱,攒养老钱,易中海这么精明的人,肯定试过各种办法,包括不限于:看医生,吃偏方,找别的女人试试等等。这么多方法都没用,那就说明是自己出问题了,所以只好开始攒养老钱,就没必要花钱买大房子了。
三是不能换,为啥不能换,因为住自己徒弟对门最稳妥。把徒弟放自己眼皮子底下看着,到老了徒弟不能不给他养老,毕竟院里住的都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老邻居,万一徒弟不孝顺他还能找一群帮腔的帮他做主。去别的地方住,万一徒弟不孝顺,那是真的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一大妈见易中海回来了,好奇的开口问道:“老易,东旭这孩子的事这次成了吗?”
易中海坐在椅子上,拍了拍大腿笑着说道:“成了,可算了了一桩心事,我也算对得起老贾了!”
一大妈端过来一碗温水,放在桌子上,坐在旁边问道:“那这次是怎么个章程?”
端起碗抿了一口温水,易中海长舒一口气:“等双方父母见面,我去给东旭站站台,等双方定下就去领证,到时候再摆宴席。”
“也不是什么大家大户的,没那么麻烦,对了,一会儿中午去对面吃饭。”
对面孤儿寡母,再加上贾东旭这孩子是他看着长大的,他的养老计划稳了!
吃完瓜,回到家的张物石心里莫名有股舒适感和满足感。
嘿,你还真别说,难怪人们喜欢吃瓜。
他满足的摸了摸自己的肚子,然后继续忙活起来。+求/书-帮^ .哽!芯.最*筷~
他现在闲着没事就研究好吃的,没啥娱乐活动,可不得给自己找点事做?
他拿着小刀继续刮猪皮上的油脂,把猪皮上的油脂刮干净,烀出来的猪皮冻才会清澈明亮。
吃完午饭,把锅里熬好的猪皮汤盛入盆子里,放在北屋炕上静置。
北屋的炕一首没有烧火,温度低,明天就能吃到猪皮冻了。
回到屋里躺下,心里寻思着好不容易有了个周天,下午要去哪玩。
院儿里也太平静了。
在这里住了几个月,他发现西合院里很太平,不像别的同人文里,众人好像不用上班似的,天天在院子里勾心斗角的做法和斗法。
每天有干不完的活,天天朝九晚五,也就早晚那俩时间点能碰面聊聊天,平常哪有这么多事。
最多周天休息的时候,人能凑齐一点,而在这一天的时间里,各家都有各家的事要忙活。
有那斗法的时间,跑城外挖点新鲜野菜都比斗法实在。
他还在想下午干什么呢,前院就跑来了一群小孩。
“石哥,我们来了。”
“石头哥,咱们出去玩吧!”
“石头叔叔,咱们去打鸟吧。”
这群孩子里还有叔叔辈带自己侄子的。
看到这群小孩来找他玩,张物石眼睛一亮。
这群小孩是附近院子的孩子,他平常跟这群孩子关系处的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四合院花钱没个够我靠挖宝凑》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