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66 行规(2/2)
好书推荐:
有一个最低定价,售价只能比这高,绝不能比这低,说白了就是用以维护市场秩序、减少恶性竞争的举措。
吴铭忙问:“不知炊饼、馒头、鸡蛋和肉粥定价几何?”
李行老不解:“吴掌柜问这作甚?莫非吴记川饭亦卖饼面粥蛋?”
“使不得?”
“使得,饼面粥蛋无分南北,人皆可卖。只是具体定价我也不甚了了,待我明日问过饼行和粥行的行老,再来告知吴掌柜。”
吴铭直觉自己的定价多半偏低了,当初为了尽快赚到第一桶金,倒没想这么多。
问题不大,稍微涨点价。
他忽然想起,吴记的肉?、荔枝腰子和酒炊淮白鱼借鉴的可是同一家店,于是问:“为何状元楼既能做南北食,又能做川饭?”
李铁民笑道:“正店自不必守这些行规。听说吴掌柜志存高远,若有朝一日,贵店能以川饭之名跻身七十二正店之列,李某与有荣焉!”
不消问,定是听刘牙郎说的。
吴铭侧目看向刘牙郎,但见平日里伶牙俐齿的落第书生,此刻却垂肩缩颈倚在墙角,两片薄唇紧抿成线,眼角眉梢俱是灰扑扑的颓唐气。
李行老并未察觉到刘牙郎的异样,接着讲解行规:“待吴掌柜入了行,便可凭行头(行商的凭证)前往肉市菜市做价,约定日子支打肉钱菜钱”
换句话说,入行之后就能以批发价采购原材料,且肉行和菜行会派专人将每日的食材送货上门,通常一个月结一次钱。
这倒是方便许多。
“噢!”李行老忽然一拍脑门,“险些忘了最紧要的!贵店开张已有多少时日?可曾造册记账?”
吴铭如实道:“不过四五日,虽未及造册,然每日出入银钱,吴某皆心中有数。”
不想错过《我的饭馆通北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