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19、似曾相识(2/3)
钱:“她心善也不妨碍三弟妹人好。林家姑娘都好。”
薛瑜还是觉着三嫂更好,她想说什么,被薛母一把抓住手臂:“进来烧火,我做饭。”
到厨房薛瑜想起二婶的话:“不是二婶和大嫂做吗?”
“家里这么多人哪能叫你大嫂顿顿做。她弯腰做事会挤着你侄儿,以后叫她洗碗刷锅吧。”
薛瑜小声嘀咕:“不就是怀孕,怎么看着比皇后娘娘还矜贵。”
薛母没听清:“你说什么?”
“我说不知道三嫂能不能钓到鱼。”薛瑜大声说道。
林知了担心空军,找到蚯蚓后叫弟弟盯着平静的水面,她拿出砍刀把竹竿削尖,准备借机叉鱼。
江南水乡河网密布,丹阳城外不缺鱼鳖虾蟹。往南二十多里还有一条河连通大海,潮涨潮落都能捡到海货,而海鱼刺少,没有土腥味,在原身记忆中百姓闲暇时间宁可走上几十里赶海,也不想打捞家门口的河鲜。
先前林知了洗衣时河边只有她一人,她又没有故意吓鱼,大鱼小鱼都敢靠近,也证明原身的记忆是真的,河里的鱼多。林知了当时就想抓鱼,可惜没有趁手的工具。从城里回来看到河边有人,仗着小鸽子人矮看不真切,胡扯那人在钓鱼。
林知了边削竹子边看一眼水面。小鸽子惊呼,林知了差点削到手,想问他怎么了,小孩站起来拽鱼竿。
林知了扔下竹子和砍刀,握着弟弟的手往上甩,一条三四斤重的大鱼在空中挣扎,小鸽子紧张地大喊大叫:“阿姐,快快,跑了??”
“跑不了。”林知了把鱼甩到岸上,心说这么快钓到鱼,难不成是新手保护期。
管他什么期,有的吃就行。
林知了把鱼扔桶里,给鱼钩挂上蚯蚓又让弟弟盯着。这次过了一炷香还没有鱼上钩,林知了起竿看了三次蚯蚓还在,她安慰弟弟河里的鱼看到同伴被抓吓跑了,要等一会,等路过的鱼。
小鸽子信以为真,可迟迟不上钩他倍感无趣,便坐在地上拔草找蚂蚁。
“阿姐,木耳!”
林知了好笑:“这里哪有木耳。”
“你看!”小孩爬过来。
林知了看到他的衣服瞬间脏的没眼看,提醒自己,孩子还小,长大了就不乱爬。
“我看看。”
小鸽子递过去,林知了想说是苔藓,可是哪有软滑的苔藓。
林知了脑海里浮现出一段记忆,前世她跟父母回乡扫墓,老家婶子指着路边说:“以前环境好,像现在清明路边草地里能捡到很多地皮菜。现在不行了,很多年没见过。”
当时林知了觉着婶子节俭。然而三年后环境大变,此后一年不如一年,直到突然爆发,末世到来,林知了很是后悔没上心,否则早做准备她也不会变成孤家寡人。
“这个是地皮菜。”
小孩好奇地问:“好吃吗?”
“你吃过啊。”原身记忆中去年春宋氏在山边捡过。一盆菜需要一缸水清洗,原身的祖母因此数落原身的母亲宋氏吃太饱。
小鸽子努力回想:“什么时候呀?我怎么不记得了啊。”
“去年你还小,可能忘了。”地皮菜生长在潮湿的地方,河岸边草地里可以晒到太阳可能不多,“改日我们和二嫂去山边看看。山边树林里应当有很多。捡的多了就给弟弟炒鸡蛋。”
小鸽子看着手里的菜:“这个要不要啊?”
“扔水里喂鱼吧。”
小孩看到水面动一下:“阿姐,阿姐??”
“看到了。”林知了起竿,没有鱼也没有蚯蚓,“鱼跑太快啊。”
午时左右,姐弟二人钓到一条大鱼两条约莫半斤重的鲤鱼,叉到一条一斤多的鱼,林知了就和弟弟回家。
到家给小鸽子倒杯水,林知了去橱柜里拿一把馓子,她和弟弟垫垫肚子。
二嫂刘丽娘和二哥大哥不在家。林知了到堂屋没有看到薛二婶和薛瑞,婆婆靠坐在门边做鞋,薛瑜在一旁看着薛琬绣花,“婆婆,怎么只有你们在家?”
“你大哥、二哥和二嫂上山了。”薛母想起什么眉眼带笑,嘴角压不下去,“你二婶和瑞儿说去城里看看,我猜是要买桌椅。”
林知了挑眉,以为要变着法捉弄几次薛瑞,原来怂人这么怕恶人啊。
那就先放他一马。
林知了看看日头把藕洗了就往里加糯米,随后同昨日一样用竹签封口上锅蒸。
过了大半个时辰,刘丽娘匆匆进来,看到林知了她松了一口气:“忙起来忘记了。”
林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换亲后今天也在努力赚钱》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