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7章 道路的选择(3/4)
,是因为他钻营的,就是人心里的这片‘冷漠荒漠’,就是制度运行中那些无人关注的‘缝隙’。技术再厉害,也筛不出人心里的盲区,堵不住人情冷漠的缺口。”
她看着严明,眼神坦荡而坚定:“我去基层,就是想试试,能不能在那些‘缝隙’还没变成吞噬人命的深渊之前,把它们找出来,填上一点。哪怕只是让一个‘张婶’下次遇到事,能多一句嘴;让一个‘老刘头’,能少一点顾虑;让一个像王德贵那样的老人,信息能被登记在册,能被社区的人想起来去看一眼……这算不算,也是一种‘破案’?一种在罪恶发生之前,就把它扼杀在‘缝隙’里的‘破案’?”
严明静静地听着,浑浊的眼睛里翻涌着复杂的情绪。他没想到,这份报告的风暴,最终促使林晓做出了这样的选择。这选择,比他预想的更彻底,也更……沉重。
“想法是好的。”严明沉默良久,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可现实是骨头汤,闻着香,啃起来硌牙。基层的‘缝隙’,比你想象的更深,更复杂。人情世故,利益纠缠,推诿扯皮……磨得你一点脾气都没有。有时候,你拼尽全力想拉一把的人,可能反过来咬你一口。你满腔热血想堵住的漏洞,可能第二天就被更大的力量冲开。挫败感……会像影子一样跟着你。”
他拿起桌上的醋瓶,给自己碗里又倒了点:“别把自己想成救世主。基层那点力量,杯水车薪。能守住自己心里那点‘不麻木’,能在力所能及的地方,给那些掉在‘缝隙’边缘的人搭把手,递根‘绳子’,就算……对得起这身衣服了。”他指了指林晓身上笔挺的警服常服,那是她刚从技术科穿出来的,还带着点冷气的洁净感。
林晓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警服,又抬头看向师父。严明的警服己经脱下了,但他眼神里的某种东西,却比警服更沉重地烙印在那里。
“我知道很难,师父。”林晓的声音很轻,却很稳,“我没想当救世主。我就想……去做那个递‘绳子’的人。用我的眼睛去看,用我的耳朵去听,用我的腿去跑。技术我也不会丢,社区登记,信息筛查,高危预警……这些都能用上。只是战场……换到了最前线。”
面馆里嘈杂的人声仿佛在这一刻远去了。师徒俩隔着蒸腾的热气,目光交汇。严明看着徒弟年轻脸庞上那份几乎要灼伤人的热忱和清醒的坚定,仿佛看到了二十多年前,那个同样怀揣着理想踏入警营的自己。只是,林晓选择的这条路,比他当年追凶的路,更泥泞,也更……接近那“水痕”的源头。
他端起碗,把最后一点面汤喝干,放下碗时,发出“哐当”一声轻响。
“行。”他抹了抹嘴,只吐出一个字,却像一块石头落地,“明天去报到?我送你。”
城西街道社区警务站,缩在老居民区一栋旧办公楼的一角。门口挂着牌子,油漆有些剥落。玻璃门灰蒙蒙的,隐约能看到里面陈旧的桌椅和墙上贴着的各种通知、宣传画。
林晓穿着崭新的警服常服,站在门口,深吸一口气,推开了门。一股混杂着陈年烟味、旧报纸和消毒水(不是那种特定的消毒剂,更像是普通84的味道)的气息扑面而来。
里面不大,挤着几张办公桌。一个头发花白、制服扣子解开两颗、正对着电脑屏幕打瞌睡的老民警(老周);一个三十多岁、身材微胖、拿着电话正跟人吵架、唾沫横飞的女警(李姐);还有一个年轻点的小伙子(小赵),正埋头在一堆表格里,眉头拧成了疙瘩。
林晓的推门声惊醒了老周。他睁开惺忪的睡眼,茫然地看了林晓几秒,才反应过来:“哦!新来的小林是吧?林晓?”他慢悠悠地站起身,伸了个懒腰,骨头咔咔响。
打电话的李姐也暂时捂住话筒,上下打量了林晓一眼,特别是她那身崭新笔挺、连个褶子都没有的警服,扯着大嗓门说:“哟!技术科的高材生来体验生活啦?欢迎欢迎!地方小,别嫌弃啊!”语气听不出是欢迎还是揶揄。
小赵也从表格堆里抬起头,推了推眼镜,露出一个疲惫但友好的笑容:“林警官,你好,我叫赵磊。正愁这堆流动人口登记表呢,看得眼都花了。”
“周师傅好!李姐好!赵哥好!”林晓努力让自己的笑容显得自然,压下心头那点格格不入的感觉,“我叫林晓,以后请大家多关照。”
“关照谈不上,”老周慢悠悠地踱过来,指了指靠窗一张堆满了旧报纸和杂物的空桌子,“喏,你的位置。自己收拾收拾。咱这庙小,事儿杂,以后慢慢体会。”他顺手拿起桌上一个旧搪瓷缸,喝了一大口浓茶。
林晓刚把带来的简单东西放下,还没来得及收拾,警务站的门就被“哐当”一声猛地推开了。
一个头发花白、穿着洗得发白工装的老大爷,搀扶着一个满脸泪水、神情激动、头发凌乱的老太太冲了进来。老太太一进门就拍着大腿哭嚎起来:
“警察同志!你们管不管啊!没法活了啊!那个杀千刀的畜生!把我孙子的救命钱偷走了啊!”
声音又尖又利,瞬间填满了小小的警务站。李姐立刻对着电话那头说了句“回头再说”,啪地挂了电话。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滴水不漏之破局》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