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三章 兵变之夜(2/3)
事奔波的少年并不少。
更何况作为赵家事实上的长子嫡孙,赵德秀自小受到的教育是很好的。
赵匡胤一开始的想法倒也简单,赵匡胤或许不求前身能在这件事中帮他什么大忙,他只是想通过这件事来历练前身。
毕竟兵变之事向来凶险,若成,有参与此事的前身自可借势积攒一些名望。
若不成,经过这件事历练后,在赵匡胤安排的后手下,赵德秀或许能带着家人逃过一劫。
可让赵匡胤没想到的是,前身在得知此事后,竟表现出怯弱的一面,哭劝他放弃起事以图保全家人。
因此事,前身被赵匡胤狠狠叱骂了一番。
这直接让赵匡胤对前身很失望。
只是赵匡胤不知道的是,前身在与他争吵后,心中惊惧不已,加之身体太差,竟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
而在知道全部的来龙去脉后,一个一直在后世困扰赵德秀的谜团终于解开了。
原来的历史中,明明赵德昭已经成年,可赵匡胤却一直不迟迟大力培养他,想来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嫡长怯弱之殇,给赵匡胤留下了深深的阴影。
在心中狠狠吐槽了一下前身后,赵德秀知道眼下他的当务之急,是必须要重拾赵匡胤对他的信心。
唯有做到这一点,他为嫡长子的身份优势,才能在无形中发挥到最大。
想到这里,赵德秀对着赵匡胤深深一拜随后问道:“父亲真以为,孩儿是怯弱才哭劝父亲放弃举事的吗?”
今日赵匡胤在大事将举迫在眉睫之计,还选择见赵德秀,那就说明他是愿意给赵德秀机会的。
正如赵普所说:终归是父子。
可让赵匡胤没想到的是,他并未等来赵德秀的解释,反而是等来了赵德秀的反问。
这让赵匡胤一时之间觉得有趣。
看着身前相貌颇似自己,但貌似却并未继承自身坚毅性格的长子,赵匡胤从鼻间重重地哼了一声。
“你且说来。”
虽是一声冷哼,可赵匡胤言语间的疑惑情绪是不加掩饰的。
见已经成功引起赵匡胤的好奇后,赵德秀整理好自身的情绪,还未开口之际,他的眼框便渐渐通红,开口之时,话语中更是带上了几分哭声。
本来赵匡胤向往就最不喜赵德秀怯弱的姿态,见赵德秀故态复萌,赵匡胤下意识地想开口训斥,岂不料赵德秀接下来的话直接让赵匡胤的态度直接软了下来。
“两年前的这一日,母亲于府中病逝。”
赵德秀口中的母亲,指的并非王氏,而是与赵匡胤结发十馀年的发妻贺氏。
不知道是有心还是无心,赵匡胤选择兵变的这一日,正是当年贺氏逝去的同日。
十馀年结发之情,以赵匡胤的秉性如何能忘却?
而紧接着赵德秀的话,更让赵匡胤心中对赵德秀的怜爱之心大起。
“母亲病逝那一年,孩儿不过年方十三,生母病逝是何等锥心之痛?
孩儿尚处于这等悲痛中,却惊闻父亲要行死生大险之事,孩儿感念至亲安危,怎能不举止失措?
孩儿惟念父亲一生安康,孩儿更不想在少年之际,便有俱失双亲之痛!”
说到最后,赵德秀早已声泪俱下。
赵德秀泪流满面,赵匡胤也没好到哪里去,此刻的他一脸悲苦之色。
在赵德秀的提醒下,赵匡胤才恍然醒悟,眼前的长子是一位早年丧母的可怜人。
另外赵德秀的话语,至少从情理上可以完美解释了,为何之前他会阻止自己成就大事。
非天性怯弱,乃是因为他孝顺,他关心自己的安危!
同样的行为,若是冠以不同的缘由,则往往会得到截然不同的评价。
天下间没有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孝顺这等品德的。
怜爱,愧疚的情绪一下子涌上心头,赵匡胤伸手将赵德秀招至身前,在赵德秀坐下后,赵匡胤用手重重拍在赵德秀的肩头以示认同。
“何不早言,何不早言!”
若事情只是发展到这一步,赵德秀可以说已然将前身留下的坑给补得差不多了。
但今夜赵德秀前来,为的不止是这个。
趁着赵匡胤怜爱之心大起之时,赵德秀适时拭去脸上泪水,转而换了一副坚定的面容拜请道:
“孩儿原本以为,只要不让父亲涉险,父亲就能平安。
但这两月来孩儿遭逢重病,几乎不治,生死之间孩儿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宋秀》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