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六十四章 兵法虚实之道(1/2)
李守节虽是李筠长子,可他的性格与李筠截然相反。,求*书.帮_ /已!发?布.最?欣·璋-结·
李筠好杀戮,喜欢用暴力手段来使人臣服,而李守节却性格温厚,有些软弱。
年初李筠私下与李守节商议反叛之事时,李守节就一味哭泣着劝李筠放弃举事。
李利虽在外为人跋扈,可在家族内上对李筠忠心耿耿,下对李守节关护有加。
李利与李守节的感情是不错的。
若在太平时节,李守节为李利之死而哭这一番孝心,想来会为他迎来不错的名声。
可现在是在乱世。
见李守节哭了好一会还未停歇,闾丘仲卿终于看不下去了。
“将军命指挥使留守上党,是想指挥使为大军保守后路。
今宋军虎踞壶关,倚太行之险,怀豺狼之图,上党危在旦夕。
而指挥使一味哀戚,于战事何用乎!”
在闾丘仲卿的劝阻下,李守节才暂歇悲伤之意。
他取出赵德秀放在木盒中的书信,交给闾丘仲卿后言道:
“赵德秀邀我互以三千精兵,会猎于太行山下,我是不会轻易出城的。”
李守节性格软弱归软弱,可好歹跟在李筠身边多年,基本的军事常识还是知道的。
表面上看两方三千对三千,是一场公平的野战对决,实际上却并非如此。+3+5_k+a.n¨s+h+u-.′c′o!m¢
宋军攻占壶关后士气大振,兵锋正盛。
彼涨我消,当得知上党的南面屏障壶关丢失后,上党城内军心定会不稳。
两军对阵,士气高低是一个很重要的胜负手。
再者壶关已落入宋军手中,宋军不用太过担心后路。
纵使宋军在野战中失利,最坏的情况就是放弃壶关原路返回。
可李守节却不一样,他要是一旦失利,上党就有可能会失陷。
上党有着李筠多年囤积的粮草,是前线数万大军的后勤保障,一旦失陷后果不堪设想。
性格软弱有个好处,就是不容易中激将法。
正在李守节以为他看破了赵德秀的奸计时,闾丘仲卿却叹气道:
“赵德秀寄来这封信,为的不单是激将。”
李守节知道闾丘仲卿的才能,前几年李筠能多次打败北汉的军队,闾丘仲卿的谋略起了很大作用。
听闾丘仲卿另有见解,李守节连忙问道:“还望先生教我。”
“赵德秀行的是攻心之举。
他之所以要传首诸县,并非单单为了示威震慑,他还有个盘算在于,通过对诸县人心的扰乱,从而一举击破我军在潞州的地利优势。
节帅这番起兵,反对的人不在少数,若壶关不丢,有着节帅数万大军在前线,诸县尚不会有所异动。\s\h~e′n*n\v~f\u+.\c.o?m+
可现在宋军奇兵突降,一举攻破壶关,诸县心神震荡的同时,原本并不坚定的心志,定然还会生出许多尤疑。
或许短时间内诸县不会改换旗帜,可观望之心是再所难免的。
而指挥使若无法调动起诸县之力,我军的地利优势就会如无根之木,荡然无存。”
见闾丘仲卿指出赵德秀的险恶用心后,李守节面色愁苦。
宋帝仁义为怀,怎么他的长子心思如此诡诈!
可李守节不知道的是,赵德秀的“险恶用心”不单这一层。
“至于这封书信,不可否认赵德秀有激将的心思,可他心中或许已做好第二步盘算。
若指挥使迟迟不应战,赵德秀下一步就会率兵来到城下挑衅。
我军因宋军的到来本就军心不稳,在赵德秀多番挑衅,指挥使一味避战下,城内及诸县的人心就会持续动荡。
万般战事,人心为重,于乱世中更是如此。
指挥使试想一下,在赵德秀的计策下,城内外人心会越来越象干燥的木柴般,只待火星便可引燃。
这时若前线节帅一有不利,城内会发生什么可怖之事呢?”
闾丘仲卿的意有所指,让想起一些往事的李守节,忍不住在大夏天打了一个冷颤。
闾丘仲卿的逐步分析,为李守节揭露了一个残酷的事实。
那就是在赵德秀的攻心之策下,战争的主动权已慢慢被他握在手中。
本来作为主场的己方,才应该是占据主动权的一方才是。
“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宋秀》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