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宋秀 > 第六十七章 第一嘴替,太庙之姿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六十七章 第一嘴替,太庙之姿(1/2)

目录
好书推荐:

龙帐外响起的鼓声,很快就在周围的营垒中传开。*r·a+n′t?x¢t../c¨o¨m¢

听到代表着“召见”的鼓声后,除去承担防卫重责的一些人,其他将率都朝着龙帐赶来。

来到龙帐外,石守信正好撞见了李处耘——这不巧了吗?

准岳丈碰上真岳丈,石守信的目光专注而赤裸,看的李处耘躲闪连连。

得亏这是在龙帐外,石守信还不敢太过放肆,不然他高低得和李处耘说道一番。

随着帐外到达的文武官员越来越多,在礼官的监督下,文武分成两列依序站好,而后便在礼官的引领下进入了宽阔的龙帐中。

虽出征在外,然君臣之分有别。

赵匡胤当下所处的龙帐,地位与开封城内的崇元殿相差无二。

因慕容延钊负责大营的守卫,身为殿前副都点检的石守信,作为当下众臣中身份最高者站在首位进入了帐内。

一进入大帐中,石守信就察觉到赵匡胤的投来的目光。

要说在潜邸诸臣中,是赵普丶沉义伦与赵匡胤最为亲近的话,那么在昔日的“义社十兄弟”中,石守信才是与赵匡胤关系最为亲密的人。

石守信几乎与赵匡胤同时投入郭威帐下,当年他们二人还未显达的时候,经常在战场中生死相依。

赵匡胤的目光在石守信身上与案上军报之间流转了一番,石守信就大致明白了赵匡胤的用意。

石守信连对着赵匡胤微微一拜,以示领会。我的书城 耕鑫最全

赵匡胤与石守信的暗中交流,没有引起其他人的注意。

众臣入帐后,先对着御座上的赵匡胤行了大礼,在赵匡胤示意免礼后,方才依照位次各自入座。

众臣一落座完毕,赵匡胤便将军报交由沉义伦,接过军报后,沉义伦在群臣的注视下展开读了起来:

“臣澶州防御使有事奏闻陛下”

一听这开头,帐内众臣精神齐齐一振。

在听到鼓声时他们心中都曾猜测过,赵匡胤召集他们的目的。

当听到“澶州防御使”五个字时,稍微有些政治嗅觉的大臣,心中都知道接下来的事会不简单了。

至于石守信,更是暗中做好了一切准备。

“臣奉密诏,提控鹤精锐五千,星夜兼程,身逾太行,直抵壶关城下。”

当沉义伦念到这一句时,帐内的大部分不知这事的大臣脸上都露出惊异之色。

众臣都知道赵德秀随军出征一事,可自赵匡胤来到高平城外后,几次议事中都未见到赵德秀的踪影。

那时许多大臣还以为,赵匡胤是将赵德秀留在了洛阳。

众人心知肚明,赵德秀随军是为了立功。

而以赵德秀的身份,哪怕赵匡胤愿意舍得,赵德秀自身也很可能不愿亲上战场。

在这点原因下,赵匡胤将他留在洛阳,蹭一蹭“拱卫西京”的功勋就是最好安排。EZ晓税蛧 首发

以上是先前绝大部分臣子的内心想法。

正因如此,当他们听到与内心猜测截然相反的事实后,脸上才会不受控制的浮现惊异之色。

特别是随着石守信的一番感慨在帐内传开后:

“磴道盘且峻,巉岩凌穹苍,马足蹶侧石,车轮摧高冈!

一想起李白写的这两句描绘太行山道险恶无比的诗,臣就为郡侯的胆气钦佩不已。

何人不惜命?更何况郡侯是千乘之尊。

然郡侯却愿意为了国家奋不顾身,这是国家之幸呀!”

当武人念起诗句时,就代表着事情变得不简单了起来。

帐内众臣认真琢磨着李白的诗句。

诗仙的文笔,足以让帐内文臣脑中立体浮现出太行山道的险峻。

至于武臣更不必说。

有不少武臣都曾走过类似的山道,他们心中对太行山道的险峻程度,心中有着更直观的体会。

体会越多,帐内众臣就会对赵德秀的胆气愈发敬佩。

军报内呈现的事实,配上石守信那恰到好处的感慨,让赵德秀“富有胆气,一心为国”的形象,在帐内众臣心中悄然立了起来。

敬佩赵德秀之馀,沉义伦亦深深看了石守信一眼。

这人有太庙之姿!

借着石守信烘托起来的气氛,沉义伦把握时机继续念道:

“叛军恃壶关雄险,不修城防,城防多破损之处。

臣登高观敌,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宋秀》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