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四十七章 韩章入阁!(4)(3/4)
一尝,大失所望!
就是普普通通的味道,并不出众。
“官家勤俭啊!”饶是江昭,也不禁感慨了一句。
堂堂一国之君过寿,吃的未免有点寒酸。
怪不得是仁宗皇帝呢!
余光望见席末的章衡,江昭举杯:“子平。”
作为翰林起居舍人,章衡平时的工作就是记载起居注。
其本身并不具备上朝的资格,仅是因起居舍人一职的特殊性,方才可以上朝。
按理来说,这样的御宴,他并没有单坐一席的资格。
不过,官家向来仁慈,也就干脆允许榜眼章衡和探花都入席。
毕竟,章衡记载的起居注并不难。
一如这次,起居注上大概就是记载几个字而已:上贺寿,赐百官御宴。
就这么几个字。
但,尽管就记载这么几个字,章衡却是得全程到场。
一直望着别人吃,要是不能参与,未免太可怜。
除了章衡,还有好几位因职责问题得时刻相随的官员,也都赐予了入席资格。
御宴之上,不便走动,章衡使了个眼色,抬了抬杯子。
两人相视一眼,一饮而尽。
官家贺寿,赐百官御宴,载歌载舞,何其热闹欢快?
过了约莫半个时辰,饮酒吃菜都已经进行得差不多。
左三席位,内阁大学士刘沆放下杯子,一脸珍惜的望了几眼,旋即果断起身。
这一来,不少官员意识到什么,连忙齐齐减轻了动作。
“陛下,老臣近来身子骨不佳,内阁事务繁重,实在无力承担。逢此情形,未免耽误国事,特求陛下允臣告老还乡,颐养天年。”
言罢,刘沆重重一拜。
与此同时,百官齐齐注目,皆是不敢有什么大动作,生怕影响了大事。
主位,赵祯望向两鬓微白的刘沆,长长一叹。
曾经,也是为国尽忠的忠臣。
可惜了啊!
“准!”
赵祯的目光并未久留。
这种算计君王的臣子,注定让君王厌烦。
也因此,甚至连一句挽留的话语都没有。
刘沆并不意外,起身照常吃菜,只是举止间都甚是轻缓。
这注定是他吃的最后一顿御宴!
御宴一过,汴京彻底风云诡谲起来。
庙堂之上,奏折不断,弹劾不断,尽皆指向刘系官员的污点。
礼部郎中黄景被参“结党营私”、“诽谤君王”、“忤逆犯上”,处下诏狱十年,刑期过后流放三千里。
这个罪状,对于他干的事,其实已经相对适中吻合。
自秦以来,“诽谤君王”都是一等一的大罪。
秦时,判处斩首、夷三族之刑。
汉时,因案例而各有不同,但也都是重罪。
唐时,处死刑。
大周一朝,则是根据诽谤造成的结果而治罪。轻则下诏狱,重则处死刑。
黄景一封贺表,倒是没造成什么传播,但不影响皇帝厌恶他,也就判了十年诏狱。
户部右侍郎陈庭被参“政务不力”、“结党营私”、“渎职”,贬儋州。
儋州,也即海南。
儋州一向炎热潮湿,蛇虫较多,台风、暴雨连绵,绝大多数官员还真就难以适应。
并且,截止目前,儋州一地,有史以来甚至都没有出过一位进士。
可见何其之苦。
右都御史冯元被人参“结党营私”、“贪污受贿”,贬谪知雄州。
雄州是边疆州郡,苦寒异常,相距汴京有一段不短的距离。
要是不出意外,过个一两个月,就在冯元即将抵达雄州的那一刻,又会再有一道任职政令,相距雄州甚远。
如此反复,要么冯元主动告老还乡,要么就是一连串的赶路,直到生病。
这就是失败者的结局!
七月初一,韩章入阁,拜参知政事、资政殿大学士!
江昭,正式有了一位内阁大学士的老师!
同日,江昭迁正六品太子中舍人,领翰林知制诰。
太子中舍人,主要职责是辅佐太子,于太子左右赞相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知否:我,小阁老,摄政天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