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 > 知否:我,小阁老,摄政天下 > 第五十八章 秘密立储法!(5)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五十八章 秘密立储法!(5)(3/4)

目录
好书推荐:

这就够了!

可别小看了“正统”之名的厉害。

须知,汴京东郊常有近十万大军,皆为武将之首英国公统领。

而英国公一向都是不站队的人物。

有了这秘密立储法,无论是兖王,亦或是邕王,都得等皇帝临终的遗诏结果吧?

一旦等,托孤之臣定然有英国公!

十万大军镇压,区区两王,还想闹出点动静?

本来的剧情线上,为何英国公没有主动出兵救储?

一方面,自然是不想插手两王之争。

另一方面,则因为他不是托孤大臣,邕王也并非正式的太子。

彼时,官家赵祯立了邕王为太子,但仅是口头承认,并未正式走完立太子的流程,也并未托孤。

没有走完流程,邕王就算不上真正的太子。

如此,兖王造反,双方身份其实都是王爷。

两个王爷相争,英国公一个武将,没有官家旨意,怎敢出兵?

万一出了兵,邕王已经死了,他该如何自处?

而一旦托了孤,意义就彻底不一样。

何谓托孤?

保国,护储!

托孤的那一刻,就正式有了太子,有了托孤大臣。

一定程度上,从托孤的那一刻起,托孤大臣的前程利益就已经与深度储君挂钩。

说句不好听的,哪怕托孤就一息,受到托孤的王爷也是储君。

有储君,哪怕储君死了,也可拥立储君之子!

这就是差别!

过往,不少臣子担忧,并劝谏立嗣,缘由之一就是怕时间拖得越久,兖王、邕王的势力越大。

要是时间拖得太久再立储,兖王和邕王斗到你死我活的地步,双方某一位上位,余下一位定然被迫造反。

如今,有了“遗诏”,有了“托孤大臣”,自是免却了这一担忧。

臣子要的不是太子,要的就是个“正统”之名。

要的就是以最坏的打算,都能让英国公出兵镇压!

大部分臣子,怕的就是赵祯猛地驾崩,结果还没有立下“正统”。

如此一来,可就纯粹的成了谁兵力大谁是“正统”。

一旦立下了正统,意义就彻底不一样。

十万戍京大军,那可不是开玩笑的。

正统,就是臣子本质上的诉求,也是臣子需要的安全感。

秘密立储法,完全可以解决。

江昭手中清茶一饮而尽,执笔落下几个字。

《上皇帝秘密立储疏》!

当然,时代不同,不可能彻底照搬清时的秘密立储法,还是得根据实际需求适当修改。

清时,秘密立储法纯粹是为了皇位继承。

如今,涉及两王争端,就还得适当修改。

一如,根本不立皇子。

要么是宗室,要么是太子,两极分化!

其余的人,适当封以闲散爵位,根本不给丝毫幻想的机会。

此外,不一定单单局限于兖王、邕王两人,可多召几位宗室入京考察。

说实话,兖王、邕王二人,江昭都不太看得上。

这两人一旦当了皇帝,无一不是暴君水平。

兖王“强干”,出了名的暴怒奢侈,无需多言。

邕王“贤德”,结果为了女儿嘉城县主,竟是让人掳了荣飞燕,强暴过后扔街,致仕荣贵妃不得不谋反。

那可是贵妃的妹妹啊!

足可见邕王何其猖狂。

诚然,荣贵妃造反不是什么善茬,但人家那句“没登上皇位就如此放肆,登上了皇位不得灭全家”的确是很有道理。

所谓的贤德,也没好到哪里去!

这两人一旦当了皇帝,那可真是天下百姓的灾难。

除了兖王、邕王以外,赵宗全则是私德有亏。

濮议之争,持续了近两年,文武百官什么都没干,就争论新帝究竟是该称呼先帝为“皇考”还是“皇伯”。

这事,从根本上讲肯定是为了区分敌友。

不过,这种做法也太过差劲。

区分敌友的方法千千万,何必议论一个称呼?

但,相比起兖王、邕王而言,私德有亏的赵宗全,竟然还行?

起码不是暴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知否:我,小阁老,摄政天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