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崇祯崛起:我祖宗朱元璋没死! > 第一百四十七章 梳理体系,又有要事!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一百四十七章 梳理体系,又有要事!(2/3)

目录
好书推荐:

还是之后的层层压榨贪污,亦或者最后的投降卖国,都让崇祯相当厌恶。

“要继续坚持,不能给以往的官员体系留下生存的空间!”

崇祯直接据此定下一条准则。

官员的作用,本就是代天牧民,既然吏员,嗯,现在称为九品村令,也可以直接管理百姓,甚至效果更好,那么崇祯自然没有必要重建那套让他厌恶的体系。~e/z\k!a/n.s`.!c?o?m+

以前的官员体系,等于直接将每个位置都放满官员,然后让这些官员一个管一个,从上到下管理国家。

而现在,崇祯所塑造的体系,却不是如此。

村令体系,不是从首辅或者首相开始,而是从最底层直接与百姓接触的吏员开始。

算起来,崇祯当下建立的体系,是直接从下往上搭建,先在底层扎根扎稳,然后再往上一层层根据需要来增加。

这样一来,虽然搭建的速度显然比之前的官吏体系慢了不知道多少,但是却能保证对底层的洞察以及确保没有冗余官吏。

当然,这套方法的坏处便是,在更上层的官员没有搭建起来之前,崇祯必须将所有上层官员需要完成的工作,都由他这个皇帝来承担。

若是皇帝本人没有高效执政的能力,或者熟练的执政技巧,那么必然的结果便是整体体系的运转失灵。

相当于在一开始的时候,对皇帝本人处理政务的能力要求极高。

而旧有的官僚体系,则从一开始就可以做到所有的事情都有官员掌管,皇帝只用安排事务以及问责就好。

这样的情况下,哪怕皇帝只会打仗,也完全可以保证朝廷平稳运作。

“绅”

崇祯开始斟酌这个字要不要留。

绅,这里指代的是村子里的族长或者乡绅。

以往的时候,朝廷便是通过管理他们,以此管理乡村的。

崇祯当然不是在思考是否让乡绅们再替代村令,而是在思考,要不要给乡绅的存在留下活路,亦或者,直接堵死乡绅的生存条件。

犹豫几秒后,崇祯终究还是直接在绅字上,以笔划过,将其划掉。

“既然以村令为主的体系能够定国安邦,那这些乡绅们,便为国牺牲吧!”

乡绅在功能上,到底与村令重叠的地方很多,但是偏偏又会对村令执法产生掣肘。

若是允许乡绅的存在,那么在村里保有声望威势的他们,就会对村令的执政造成坏的影响,甚至让村令执法之前必须得到乡绅的认可才能正常执法。

尽管乡绅的存在肯定也能为村令体系提供监督的作用,以及能配合村令更好调度人手,但是终究还是弊大于利。

这一划,便是在崇祯心中划掉了乡绅们存在的空间,从此之后,他制定政策,都会限制掉乡绅存在的可能,以保证村令体系的贯彻。

这样梳理之后,崇祯对自己做出的这套体系有了更深的了解,不由喃喃道:

“村落之中,终究只该也只能有朝廷的声音。”

既然如此,那崇祯便打定主意,之后就算对体系进行修改,也一定保证村令体系在底层的话语权。

甚至,等春耕结束,他能抽出手后,城池之中的新体系,也应当做到同样的掌控效果。

不过,这肯定都是后话,当下,还是得先好好分析清楚村令体系为何如何起到定国安邦的效果。

其他拓展延伸之类的事情,眼下先不考虑。

于是,思考之后,崇祯又在白纸上写出了一个大大的农字。

在他看来,村落为什么需要管理,为什么需要重视?

自然是因为这直接涉及到农业!

士农工商,除士之外,农排在首位,便是因为农业的重要性。

从基础上说,农是万业之本,只有农业能够保障所有人生存,才有其他行业存在的可能。

否则吃都吃不饱,哪来的人哪来的精力去做其他事情?

就连朝廷每年的税收,其中大半也都是农税!

经历了农事不稳,万民起义的崇祯,对于农业的重视自然相当之重。

村令体系在最开始,本就是他为了确保京郊农业能够更好得恢复而造,可以说这套体系,完全是为农业而生。

既然如此,在崇祯看来,注重农业,甚至以农业为本,自然就是村令体系有定国安邦之效的重要甚至主要原因!

“确实,若说定国安邦,又有什么能比农业更能如此?”

想到这里,崇祯心中对坚持农业发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崇祯崛起:我祖宗朱元璋没死!》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