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十七章说不通(12/22)
“殿下,已有大批仁人志士会聚到我们的旗下,国人皆如殿下一般,万分反对汉化。不是我们要反,而是皇上必要反鲜卑祖训而循汉人之规。我们不能眼看着大魏江山成为汉人天下,九泉下的列祖列宗,他们的英灵也会在冥冥中,保佑我们恢复鲜卑祖制。”
“那,你们的力量能与我父皇抗衡?”
“我们先不与其决战,首先是割据恒、朔二州,以重兵扼守雁门关天险。日久天长,反对汉化的鲜卑文臣武将,必然先后归降。那时殿下在平城再继皇帝之位,岂不是顺天意合民心。”
元恂被穆泰一席话说得热血沸腾,不由得把心里话全吐露出来行,我全都豁出去了。要不然在这牢城里也生不如死,还不如拼一死同你们大干一场,胜了,我便是大魏皇帝。”
穆泰完成了预定计划离开了,可赵大成却深深地陷入不安之中。因为将太子押送到此时,皇上曾有旨意,要求禁绝废太子同阳平王和穆泰的接触。常言道,没有不透风的墙,万一消息传到京城皇上耳中,万一他们合伙搞什么阴谋,自己岂不是要身负大罪?他越想越怕,便将穆泰来牢城的经过,连同穆太贿赂的银两,一同上报到朝廷。
奏文到了孝文帝手中,他手掂着一纸文书不住地叹息。有道是树欲静而风不止,看来穆泰之流还是贼心不死。可悲的是自己的儿子元恂,竟然是中毒太深执迷不悟,离自己的期望越来越远。看起来想要元恂复太子之位的愿望,是万分的渺茫了。但孝文帝还不忍心让儿子就此走上绝路,他仍存一线希望。但愿儿子不要走得太远,还能有挽救的余地。
经过思考,孝文帝命顺子将司空穆亮召进了宫中。穆亮是穆泰的胞弟,自穆泰与阳平王打得火热以来,皇上对穆亮也明显疏远了’而今皇帝突然召见,令穆亮心中忐忑,战战兢兢叩拜后问:“万岁召臣,不知有何面谕?”
“穆亮,尔兄长与阳平王所作所为知否?”
“他二人勾结在一处,引诱太子谋反,实乃罪大恶极。”
“朕对他们如何?”
“万岁宽容,非但未予处死,反倒外放为刺史,对他二人是恩同再造。”
“可他们不思悔改,把朕的宽容看成善良可欺,竟然还蠢蠢欲动,又在阴谋重走旧路。”
“真若如此,他们二人即当处死。”
“卿态度明朗,善恶分明,实为大魏忠臣。”孝文帝表扬后说,“朕拟派你为恒州典史,明面上是贬官,实则是对恒州对令兄进行监视。”
“万岁既已认定家兄又行不义,逮进京中处死便是,何须再费如此周折。”
“穆卿,令兄曾为朕师,朕不忍见他身首异处。故委你前往恒州,当委婉劝阻其莫再走绝路。若其一意孤行死不悔改,朕也算得仁至义尽。”
“万岁拳拳爱心,家兄若不在错误路上止步,是他自取灭亡。”穆亮表示臣一定竭尽全力劝阻。”
“但,你不可说明是朕派你作为内线,务要审时度势相机而行。你对外只是声称,上表为令兄鸣不平而遭贬官。”孝文帝又说,“朕还要把你的家小软禁在府中,这样你也可以全家的性命来要挟令兄,使他投鼠忌器,或可不致再走谋反的死路,则为万幸矣。”
“万岁良苦用心,臣感激莫名。”
“穆卿放心,将你全家软禁,只是做样子给外人看的。你的家小断然不会受到任何不公待遇。你那里一旦有了结果,这里便立刻解除软禁。”孝文帝吩咐,“卿可以回家安排。马上动身。”
“遵旨。”穆亮退走了。
顺子对孝文帝的做法赞不绝口:“万岁实乃足智多谋,这样既对穆泰仁至义尽,也使穆亮不敢存有二心,诚为上上之策。”
“咳!”孝文帝长叹一声’“只恐元恂冥顽不化,一条绝路走到底,他的性命不保啊!”
穆亮奉旨北贬到了恒州,穆泰不知内情反倒自以为是:“二弟,听说家小已被皇上软禁了?”
“远在京城的事,兄长何以知晓?”
“莫说这样大事,就是有个风吹草动,也逃不过我的耳朵。”穆泰颇为自负地,“我在京城如没有几个眼线,那还不像个白痴一般。”
“兄长既如此说,愚弟想那皇上也非等闲之辈,难保他不在恒州布下眼线,只怕这里的一举一动,也都瞒不过他。”
“哼哼穆泰冷笑几声,“为兄做事一向缜密,皇上只不过是猜测而已,他怎知道有多少大臣已同我站在一起。”
“兄长的帮手,不过是阳平王罢了。”
“二弟你太低估了为兄的能力。”穆泰扬扬得意,“我知道皇上贬你到恒州为官,意在让你劝阻我不要铤而走险。我和你交个底,起兵之事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只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北魏孝文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