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37节 激战虎牢关(下)(2/4)
天,虎牢关没有任何变化,关上守军巡哨严密,各种守城工事一丝不苟。
第二天,关上守军仍然没有任何不同,一切一如既往。
直到第三天一大早,吴凡刚从床塌上爬起来,外面就有士兵求见。
吴凡让士兵进来,看了一眼,认出是自己派出的每天轮番盯视虎牢关动静的手下士兵之一。
看到这名士兵的第一眼,吴凡就想到虎牢关情况有变,不然士兵不会这么早来惊动自己。
于是连忙问士兵发现了什么,士兵如实道:“回镇长大人,在下发现虎牢关守军在城头上巡哨的士兵人数比以往多了一倍左右。
而且旗帜也比以前多了许多,看样子似乎虎牢关又增派了守军,军势更加强大了。
”
吴凡听士兵说完,眉心紧皱。
虎牢关又增派了守军?这怎么可能?董卓军在洛阳的守军仅有三万,而虎牢关守军却多达五万,况且又有吕布这样的绝世猛将,完全可以抵挡住诸候联军的进攻,在这种情况下,董卓不增加洛阳守备,反而继续向虎牢关增兵?此事必不寻常。
再说虎牢关方面,如果我是守关大将,在已经可以轻松抵挡住诸候联军进攻的情况下,又得到洛阳增派的援军,我会采取怎样的动作?肯定是向诸候军示弱,把巡哨的士兵换成老弱病残,旗帜东倒西歪,防守工事松散零乱,y诸候联军攻上关来,令其蒙重惨重损失;而后,再一路乘胜追击,令诸候联军闻风丧胆,军心涣散,提前解体。¨3¢8+k+a·n+s\h·u′.*n!e\t-
虎牢关目前的守将虽然是有勇无谋的吕布。
但董卓的军师李儒却在一旁为他出谋划策,以李儒的智力来讲,肯定不会愚蠢到把自己的实力完全亮出来,令诸候联军不敢轻易攻城。
如此说来,此时虎牢关这种貌似增派了守军的现象,只有一个解释:是李儒故意在虚张声势,此时关内必定已经人去关空!看来洛阳城方面已经有接到密诏的人采取行动了,以至于虎牢关守军回兵救援。
此时正是拿下这道关隘的最佳时机,时不我待,迟则生变!想到这,吴凡从床上直接跳到地上。
急匆匆奔出营帐,赶往曹操军分营。
一路急行,很快来到曹军分营大门,正好遇到夏候渊率兵在此处巡哨,由于他与吴凡的关系已经由上次的“救援曹操军”变成“认识”,因此在看到吴凡后,主动开口道:“哟,是吴将军啊,一大清早就看你行色匆匆的样子,有什么急事吗?”
吴凡正想找个曹操手下认识的将官,以便直接把自己带到曹操休息的营帐,免去一路上士兵的查问。
因此向夏候渊一拱手,道:“夏候将军,我正好有要事想找曹操大人商议,请速速带我去见曹操大人。
”
曹操手下这些将官都知道吴凡和曹操二人交情深厚,因此很爽快地答应,引领吴凡直奔曹操休息的中军营。
见到曹操后,吴凡把来意说明,包括自己对虎牢关貌似增兵实则是在虚张声势的分析,也都一并说给曹操。
曹操听完,凝眉思虑了片刻,最后连连点头,道:“吴将军所言极是,事不宜迟,我立即让袁绍升帐,下令全军进攻虎牢关。
”
很快,袁绍依照曹操的意思,提前升帐,召集各路诸候往中军大帐商议此事。
虽然曹操对吴凡的分析深表赞同,但袁绍是一个多忌寡谋之人,对于这种明明看到虎牢关军势大盛的情况下,仍然挥军攻打的建议犹豫不定。
因此在众诸候纷纷进帐后,袁绍并没有直接拍板下令进攻虎牢关,而是让众人各抒己见打或是不打,少数服从多数。
结果可想而知,这些诸候多是些庸碌之辈,大多依靠门阀出身得来的官职权力。
根本没有什么谋略远见,在听完袁绍的描述后,绝大多数诸候都摇头不允,认为此时攻上虎牢关无异于是在自寻死路,傻子才那么做。
在众多诸候反对的声浪下,唯独孙坚、马腾、公孙瓒三人对此项提议表示支持。
曹操当即以军师兼檄诏发起者的名义,自封为临时统帅,率领这三位诸候以及自己手下的兵将,进攻虎牢关。
吴凡身为这项提议的最初发起者,自然也在出征之列;并且幻影等四名村镇长也随同吴凡出征。
其它广陵县内的村长们,也都很想随吴凡出战,因为他们都看到这一路上魔龙镇等五个村镇所取得的丰厚功绩;但畏于徐州牧陶谦而最终没有说出来——徐州牧陶谦是明确表示不肯在此时攻打虎牢关的众诸候之一。
由此,陶谦对出征的吴凡等五名村镇长就有了些嫌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网游三国之权倾天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