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11.教坊(3/5)
人走远了,李老三忽然换了一副面孔,点指着茉莉和流云说:“你们两个小丫头片子,想害死我呀?亏得我脑子快有机变,否则还不得在兄弟面前把老脸丢尽?”
麟州骡马市威名远播,李老三这种欢场老手岂能不知?实际上早在两年前初来麟州时就知道了,这流花坊他都不知道来过多少趟了,哪家掌院教头他不认识?
大约两个多月前,他来到这间宜春院喝酒,听到了几首十分别致的小曲儿,一时心动就想把歌姬买回去献给自家公子爷。
不过那时节,战事尚未见眉目,不知道几时才能班师回朝,有心把人买下来给公子爷送过去,又怕受斥责,万一他问自己:前方战事如此吃紧,你怎么还有心思去那种地方?自己怎么回答,准吃不了兜着走。
不过一番思索后,李老三还是把人买了下来,先寄养在这,等战事结束,再带回长安献给公子爷。
这两个姑娘,一个叫流云,说是十六岁,一个叫茉莉,十五岁,论模样倒是不俗,不过歌喉却只能算中上,李老三之所以能看上眼,全因了她们唱的曲儿实在是别致。
据她们自己说,唱的这些曲儿都是出自一个叫李熙的乐师之手。
那乐师出身在陇西凉州,幼年时家境不错,读过几卷书,少年时家道败落,不得已四处流浪,做过乞丐、饭铺跑堂,被抓过兵差,做过吐蕃人的战俘,在回鹘人那放过羊剪过羊毛,又给沙陀人做过厨子,后来被室韦人买去做牧马奴,辗转又成了契丹人的奴隶,夏末才被边军救回国,又被贩卖为奴隶,发在骡马市上售卖。
多年颠沛流离的生活开阔了李乐师的眼界,在边地这么多年,跟着吐蕃人、回鹘人、契丹人、沙陀人、奚人、阿拉伯人学了许许多多清奇古怪的民谣厘曲,这些东西经过他的一番改造,一首首曲风别致的小曲儿便新鲜出炉了。
李乐师哼唱着自己的小曲儿,苦度春秋,足迹踏遍了陇西、青海、大漠、草原,处处碰壁,郁郁不得志。直到一个熏暖的秋日午后。
那天,宜春院的教头胡三娘闲着无聊,在贴身侍婢茉莉的陪伴下,去骡马市上溜达,无意间听到了他哼唱的一首小曲,一时颇为吃惊,当即买了他回来聘做乐师。
感怀知遇之恩,李熙在一个月内竟为宜春院谱了三十首曲子。
他做的小曲儿清丽别致,独树一帜,听者莫不击节称赞。竟是一炮打响。
当时李老三听的心花怒发,当即就想把李熙买下来。要是把此等人才献给公子爷,那可真是奇功一件。可是流云的一句话恰似当头给他泼了盆冷水,流云说曾有个洛阳大豪要出三千贯买李熙,胡三娘都不肯松手。那位大豪恼恨之下连麟州刺史的关系都搬出来了,结果也没压服胡三娘。
因为这句话,李老三只得退而求其次,与胡三娘达成协议,自己出资让流云和茉莉两个女子跟着李熙学曲儿,约定两个月后必须学会五十首新曲儿。
李老三只见过李熙一面,聊了十句话不到,就被胡三娘搅了。老鸨子精着咧,生怕自己的摇钱树让人拔了去。
本来,李老三已经死了心的,断人财路的事他不是不敢干,是怕干了惹麻烦。不过今时不同往日啦,大军得胜回朝在即,就算捅出天大的篓子,谁又能奈我何?
李老三此来就是跟流云商量怎么把这个李乐师弄出去的,胡三娘,哼,敬酒不吃我请你吃罚酒,再不识相我就是烧了你的宜春院又如何?
流云、茉莉两个小女子中,李老三其实更偏爱茉莉一些,不过这小女子一团孩子气不太懂事,听说自己买她是要献给齐国公府大公子,竟就不知天高地厚起来,公然以大公子的女人自居,连碰也不让自己碰一下。
倒是流云识相些,明白自个的身份,对自己那是百般奉承,摸也摸得,睡也睡得,怎么着都好,只要不让茉莉撞见就行。男人就是这么奇怪,这女人不是自己的时候,爱怎么都行,是自己的后,谁也动不得。
这个道理李老三懂,流云也懂,所以苟且时必须得背着茉莉。这丫头心直口快,难保她不说出去。再说人心隔肚皮,谁敢把自个的把柄递在别人手里。
虽然此行的目的就是冲着李熙来的,但流云突然在黑虎王武等人面前提出来,还是吓了自己一跳,这小女人吃错了什么药,这么大的事不跟自己商量一下就敢提,还真把自个当刘府夫人啦,一个家妓而已,再得宠,那也是个贱人!想做夫人,下辈子吧。
因为李熙的事,李老三紧张的直擦汗。两个女人对视一眼,都笑了起来。
茉莉说:“大山哥,你不是一直想要他吗,索性买了带回长安,也见你的一桩功劳嘛。而今你是国家功勋,干娘再大胆子也不敢说个不字。”
李老三摆着手说:“此事休要再提,断人活路的事你大山哥我是不屑去干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东唐》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