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六章 牛逼的发明家——枪神传人(下)(2/3)
。
他是浙江钱塘人,自号耕烟老人,号称清朝最伟大的火器专家,曾造出多种火器。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连珠铳”,又称“连珠火铳”,一次可连续发射28发铅弹,威力极大。
“连珠铳”的机关设计十分巧妙,可以将击发和装填弹丸两个步骤连动进行,从而简化了装填手续,大大提高了发射速度。
在当时这是一种很了不起的发明,远远领先于西方国家的火器。
由于其原理与现代的机关枪类似,也有人称之为“世界上第一种机关枪”。
而在时间上,足足领先西方国家二百年!除此之外,戴梓还仿制过荷兰的“蟠肠鸟枪”、比利时的“冲天炮”(又称“子母炮”)。
然而满清朝廷却愚昧的认为“骑射乃满州根本”,将戴梓流放到了盛京(今沈阳)。
在那里,戴梓艰难地生活了30多年,被迫以卖字画为生,“常冬夜拥败絮卧冷炕,凌晨蹋冰入山拾榛子以疗饥”。
直到戴梓77岁时,他才被皇帝赦免,不久后便因贫病交加,溘然辞世。
史书上说,戴梓死后,他发明的连发火器并没有成为清军大规模装备的武器,只能“器藏于家”,至乾隆朝后便逐渐失传,谁知道原来这个吃生米的钦天监监侯戴桐,竟然是他的后人!萧然自己都无法形容现在的心情,又是惊讶,又是兴奋,也许还有别的什么,总之很复杂。
洪文礼等人乱哄哄的又说了些什么,他是一句也没听进去,只是偷偷拉着兰轻卓,问出戴桐家在甜水井胡同一带居住。
过了不一会,萧然借口主子有吩咐,便拉着宝禄匆匆告辞,临走还不忘了拎上那一兜子苹果。
出了春秋楼,二人一路打听着奔甜水井胡同来。
这戴桐还真是个人物,一说要找那个衣服很破、在朝廷当官的戴老头,整条街的人都知道。
到了门口,宝禄上前扣门,迎出来一个年老家丁,萧然也没说别的,只将那兜子苹果递了过去,说求见戴大人一叙。
家丁进去半天,才慢吞吞的折出来,这次只将门开了一道缝,冷冷的撂下句话:“我家老爷不屑与阉人往来!”
宝禄顿时火冒三丈,叉开门就要赏老头大嘴巴,萧然连忙拉住。
稍一琢磨,就门房里求了纸笔,写下这么几个大字:来复枪线,长形弹丸,后膛装填。
萧然把纸交给老家丁,道:“交你家老爷去吧。
”
然后拉着宝禄坐在门前台阶上,道:“别急,用不了一会工夫,那戴老头一定来请咱们。
”
老家丁哪肯信这一套,摇头冷笑着去了。
宝禄奇怪的道:“你写的什么啊?这老东西脾气倔的跟驴似的,真的能来请咱们?”
萧然哈哈一笑,道:“我说会,那就一定会。
”
拍拍他肩膀道:“嘿,先别说这个,还不知道咱们今儿得了多少两银子那!快数数看!”
两个暴发户坐在台阶上,抖搂出那一沓银票。
掰脚指头算了半天,两人都吓了一跳:整整三千四百两!宝禄眼珠子都直了,一个劲的说:“要不咱先把银票兑了吧,堆一堆数一数,然后再存回去成么?我娘乖乖,我这辈子也没见过那么多银子啊!”
萧然也十分惊讶,光洪文礼一个人竟然就送了一千两!他可不知道这是他敲竹杠的结果。
不过这么一来,他倒觉得有些摸着脉了,看来这个坤宁宫首领太监还真有些油水。
两人正搂着一沓银票流口水,门忽然开了,那个老家丁十分古怪的瞧了萧然一眼,恭恭敬敬的鞠了个躬:“萧爷,我家老爷有请!”
戴老头家不是很大,但却不是一般的乱。
到处堆着些废铜烂铁,还有生了锈的冲枕、操作床,甚至还有废置的铁匠炉子,看上去就是一废品收购站。
萧然大致就猜出这老头穿的那么破,兴许还真是因为家里穷的叮当响。
你想啊,一个九品的官,一年的俸禄不过三十多两,京官例支双俸,又每正俸一两兼支米一斛,杂七杂八的算下来,一百两已经顶大天了。
凭这点钱搞枪械发明,艰苦程度可想而知。
单看院子里的这一堆一堆的破烂,哪一样不是要银子的?一百多两都未必能够。
老头肯定是把钱都花在了枪械发明上,这样看来,老戴家一家子不喝西北风已经很不错了。
见到戴桐的时候,老头正坐在一堆破烂中间发呆。
一边瞅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穿越清朝的太监》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