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90、经验主义(2/2)
连连点头:“多谢父皇,多谢父皇!”低头再不敢说一句话,心里咬碎了牙,都怪在赵立宽头上。
“陛下敌损三万,我军折损七千余,就算上西线的,也不过八九千而已。
从全局看我军总体仍占上风。战可以继续打下去。”兵部侍郎道。
郑王此时已完全想明白,自开春后他风头完全压过卫王,连得父皇褒奖。
这些完全是靠他当时随意押中赵立宽,如果赵立宽还能立功,他在父皇心中地位必将越来越高!
连抓住机会道:“父皇,既赵立宽如此骁勇善战,谋略卓绝,何不以其总领大军,讨伐叛逆!
他八千人就能打败三万叛军,攻克坚城。
若是再给他两万大军,届时多少叛军都不是对手!”
郑王话音落下,在场官员又沉默了。
空气变得燥热起来,角落里冰盆里的冰块滴答滴答往下滴水,清晰可闻。
“这”连吴相公也犹豫了。
道理大家都懂,战绩谁都看得明白。
可这
“可这太突破常规了”中书侍郎叶谷开口接话,小心翼翼说:“就算汉朝时的冠军侯霍去病,十七岁也不过领兵八百,为前锋校尉。
如今让一个十七岁的人总领三家,率数万大军作战,这会不会太不符常规,太过冒进。”
在场十余人大多都默默点头,这确实突破他们的想象了。
这种场面光是想想都觉得不合理,哪怕赵立宽的战绩摆在那。
人类总归是经验主义的动物,赵立宽的战绩只是一次经验,而在此之前还有两千年的历史可以作为参考。
别说本朝,过去两千年从没出现过十七岁的人挂帅统领三军,全权指挥一场战争的。
即便再天资聪颖的人物,自五六岁能识字学起,到这个年纪也不能懂那么多东西啊,所以大伙都犹豫了,谁也不敢妄下定论。
这么大的事说错话,站错队可是要担巨大责任的。
众人只好把目光看向上方,全看向能一锤定音的陛下。
“此事还请陛下圣心独裁。”吴光启,叶谷两位宰相拱手道,这种事关前线成败的大事他们也不敢做主。
陛下捏着椅背,单手背在背后,一言不发。
不想错过《快婿》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