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198、焦州修武(2/2)
好书推荐:
安置等诸多事宜。
这件事落实对赵立宽是有大好处的。
他最担心是户部那边难协调。
三千士兵编入禁军上军,按禁军上军待遇,那每个月就要多出来三千两军饷,一年多开销三万六千两军饷,加上人吃马嚼,平日习训花费,军服器械,每年大概要多花五万左右。
户部管着国库,他们肯定是最肉疼的。
而且按照规矩,每名禁军新兵还要给十贯安家费,让士兵能在军营附近安置家属。
三千人就需要三万两,又是一笔巨款。
他这时才意识到,养兵是真费钱!
朝廷二十八万禁军,四五十万军,每年估计军费就要花数百万两。
所谓腰缠万贯已是大富大贵,几辈子花不完,可要在这种烧钱的国家机器面前,万贯都不够一天烧的。
出乎意料的是,户部尚书江长生在这件事上没什么意见,也没有推脱,只提要求说:“希望殿帅给我们个明细,越清楚越好,这样我们也好做事。”
事情居然出乎意料的迅速敲定下来。
户部没给什么阻力,兵部和吏部只是出出人手,不用出钱,反对意见也不大。
回家后赵立宽跟媳妇说了这件事。
媳妇也很为归化军将士们高兴。
光宗耀祖都是小事,问题在于从地方军变禁军上军,军饷几乎翻了一倍。
月入五千和月入一万的区别,而且还有一大笔安家费。
至于背井离乡,当兵的基本都是背井离乡。
归化军作为边军,本就是从北方各州县招募过去的,宣州人口不多,当地兵源顶多十分之一左右,有近三分之一的士兵是在梅州附近以曾雄带出来的精兵补充的,这反而是小问题。
不想错过《快婿》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