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203、历史机遇(1/2)
话说出来,赵立宽自己也有些犹豫。?)?兰[!兰*=?文?×&学/ ?首·&^发+
这种话不该他说的,他只是领兵的将领。
本能的他不想掺和这种事,风险太大。
但想到卫亲王的虎视眈眈,心底本能也在驱使他,决不能停滞不前。
皇帝似乎看出他的犹豫,“忘了朕加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但说无妨。”
赵立宽也大胆说出他的想法。
“陛下,我觉得朱节帅的推测最有道理,代国太后为压制朝中的不满而兴兵,必然作风冲动,行事鲁莽,破绽也多。
辽国或是收到代国求援,虚张声势,犯我疆界。
但反过来说这也是个机会。”
赵立宽仔细评估过局势,“我认为辽国与周国开战的概率很小,双方体量都太大,此时已不是刚开国时。
辽国国主年纪大了,应该不想大动干戈。
要是我们先动手还有两个难处。
辽国那边难以交代,即便不敢全开战端,也可能派兵增援。
二来战场在代国腹地,那里多荒漠草原,我军将士过去很不适应。¢看?书~屋.小?说?网+ ,追′最+新_章?节,现在如果他们自己渡河到河东来,深入我军主场,我军熟悉周地理,河东到处都是山,也更利于我作战。”
皇帝听他说完,起身来到地图面前仔细查看。
赵立宽跟上,面前的地十分细致,但与后世精确的地图还是有许多不同的,最主要区别就在视角上。
皇帝许久没说话,只看着地图,不知在思索什么,赵立宽心里紧张,也在一边不敢说话。
侧殿里一下安静下来。
赵立宽喝了口茶润润嗓子,紧张等待。
“若能将他们消灭在河东,那之后呢?”老皇帝问。
赵立宽咽口唾沫,壮着胆子道:“随后长驱直入,夺取河曲之地,获取静塞军马养马地。”
他话说完,连老皇帝都顿了下,回头看着他,目光既犀利又惊讶,不过只短短几秒立即隐去。
赵立宽深吸口气,他这么说非常大胆。
因为代国是曾击退过周国、辽国的国家,而赵立宽的战略简略来说则是诱敌深入,在河东消灭敌人有生力量,随后反推回去,灭了代国这个小国,夺取他们河曲之地的马场。
这是借机将一场边境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乃至灭国战争。+p?i?n_g+f,a¢n¢b_o~o.k!.~c_o^m,
一方面,赵立宽感到极大的不安,一想到老皇帝的年纪,卫王随时可能会登基继位,到时随意可以捏死他全家,他就迫不及待,一刻也不想等。
此时顾不了什么芸芸众生,他明白一将功成万骨枯的道理,也亲眼见过战争下民生多艰。
他不是什么圣人,只想活着,眼下就一条路,立更多战功,爬到更高位置,直到如同老丈人或者吴相公那样的地位,才能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赵立宽心里也明白,他如今是为一己之私挑起战争,可已经顾不得了。
赵立宽继续壮着胆子向皇帝推销:“陛下,我国一直没有像样的养马之地,有大量马匹我们才能与辽军对峙。”
赵立宽列举了西南战场的案例,当时他接手战败后的部队只有两万多人,叛军有五六万,但就是利用他们骑兵多的机动优势,打时间差。
硬生生把叛军牵着鼻子走,在局部战场反而形成多打少,从而焚毁大量叛军粮草,以至于叛军受挫,久攻不下,粮草不济,越对峙越不支,直到最后他们发起反击。
战报里只写过程,不会写得这么详细的战斗过程,听他娓娓道来,老皇帝和在场的皇后、小姑娘都听得入迷了。
待说完后,赵立宽给出自己的结论:“陛下,骑兵长处不只在于作战,最重要的还在于其行军迅速,进退自如。
哪怕给步军多配马匹驴骡,只用于负辎重,不用于作战,也能大大提高战场胜率。
战在我,非在贼,行军越快越能掌控主动。
战时步军一日行军六七十里,而马军急行军能超过百里,分秒之差就能决定胜负,不被敌军牵着鼻子走。
有无马场能决定我军战马供应,将来能不能与辽国抗衡。
军马中,西域马高大速度快,但耐力不好。
契丹马河西马耐力好,但速度不快,马匹矮小,我军将士全甲骑乘有些勉强。
而静塞军马,是军中最受推崇的战马,马匹大小合适,速度快耐力也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快婿》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