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220、战争阴云(2/2)
皇帝则沉默不语。
许久才道,“唐世昌的女儿是嫁给卫王吧。”
皇后已反应过来,“这难道”
老皇帝叹口气,“做事的本事不大,嫉贤妒能的本事倒是大,还知道给他爹施压来了。”
“或许这与之无关,就是老太傅一人所为。”
“他都快入土的人,何苦这番折腾。”
皇帝说着摇摇头:“算了,暂不理会这些事,如今多事之秋,没空去管那些,只要他们安分点就好。”
才年后,不到上元,京城上下都弥漫着一股恐慌的气氛。
西北代国入寇愈演愈烈,从最初以为同往常一样的百十人,发展到数千人,如今已有数万,大战不可避免。
整个西北、河东东西部,关中北部,河内等地,大量百姓在举家往南逃窜。
更令人不安的是,就在这节骨眼上,河北雄州北面,大量辽国军队出没。
霸州前方的狼头寨、田家寨、圣佛寨、独流堡等都汇报发现辽军营寨和踪迹,距离最近的仅有三十里。
这更加加剧恐慌,河北东路,河北西路诸多百姓也还是难逃。
告急的快马每天入京,河北大量兵员调动。
年才过完,战争的阴云已经笼罩在所有人头上。
随后又有消息,陛下派右散骑常侍岳怀兴领河内兵北上,华州刺史张平领关中兵北上,又令大庆府知府卢应环领庄州、魏州、博州、德州兵北上支援雄州。
加上此前西北招讨使赵种,副招讨段思全带走的一万多禁军。
一时间,整个周国投入的兵力在东西两线上已达到五六万左右。
这不是小动作,简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百姓们恐慌忧心之余,也都感这些年过来大周有些流年不利了。
三年的叛乱才平,又遇上这种大事,要知道这几十年来,代国与大周都是相安无事的,没想到如今突然撕破脸。
人们自然而然也议论纷纷,为什么朝廷不派去年在西南战功赫赫赵立宽去西北。
有人说他丢了国家脸面。
有人说西南叛军不同代国大军,不过些散兵游勇。
也有人说陛下不喜欢其张狂,各有说辞。
但总体结论还算较为统一,那就是赵立宽不适合西北作战,皇帝的安排是英明的。
不想错过《快婿》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