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五章 永王李磷(2/5)
就不得不插句嘴,古今得胜之师雷同之处众多,但军纪严明这点倒是不变的真理。据史料记载,唐太宗李世民领兵出击河西时候,情况也大抵如此。李世民的军队若在道旁发现苹果,饥渴的士兵不买决不摘吃。如果有军士偷窃东西,李世民发现后,必定找到物主,照价赔偿。当日,唐高祖李渊曾高兴的说:像这样带兵,横行天下都可以!
临风的情况大致如此,就算是那些起先顽抗不降的郡县,临风的军队攻陷城池后也都会善待该郡县百姓,并将之前所购之粮食全部发还给城中百姓。
如此一来,木将军军威军纪声闻百里,好象台风登陆,沿线城池闻木将军大军将至,大多都愿意开城投效。所以,三路大军出征,越到后面战势反而越是顺利快捷。
大同府几乎日日有八百里捷报传来,道是又拿下某某府某某郡某某县。
临风和彩婷在大同府的后花园消磨了整整一个下午,到了要吃晚饭的时候,小弈跑过来坚持要木大哥尝尝她的“手艺”。彩婷看临风苦着张脸被刁蛮公主拉走,直笑得连腰都直不起来。
原来小弈给自己订立了一整套的侍女养成计划,每天按部就班的操练指望有一天能成为木大哥离不开的生活好帮手。可是这位刁蛮公主的家政工夫实在不怎么样,别的像是每天打破无数杯子碟了,洗破数件衣服鞋袜也就算了,就有一条让临风实在不能忍受,小丫头每天都要去厨房摆弄半天,被她修理过的厨房就像刚上过战场一样,处处硝烟叠起,残不忍睹。
这还不算惨,最惨的是临风的胃,每天都有一顿说不出什么滋味的珍馐美味摆在面前。还美其名曰是:“木大哥,快来尝尝,这是我仿宫里御厨做的菜汤饼
呃!总之临风的痛苦真是一言难尽,好了,我们姑且放过他,换话题吧。
大家应该还记得,当日临风运筹帷幄就料定了史思明的结局,并且让欧阳绰写封书信,暗示李光弼用“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法子以最小的伤亡损失赢得最大的胜利。
时候临风又想了想,觉得事情这么办不够妥当,欧阳绰那封信虽然写好了,但是并没有急于送出去。
在适当的时机,用适当的法子才能办成事。临风他们在等。等新皇帝下令促成这件好事。
而事态真正的发展果然不出临风、金泽、欧阳绰三人所料。
新皇帝登基后第一件事就是封赏朝中臣子,特别是一些对他登上皇位出过力尽过心的,说白了也就是收买人心;随后要做的自然就是巩固势力,最先容不下的就是威胁着李姓江山的最后一支叛军,史思明部。
唐王朝收复长安以后,史思明订立借城下之盟的机会休养生息,逃到河北,占领六十座城,继续顽抗。
唐肃宗立即派大军进剿。这一次进军,唐军一共集中了九个节度使带领的六十万兵力。这九路大军尽归统率李光弼,但是猜忌心很重的唐肃宗,李光弼两人权力太大,故意不设主帅,反而另外派了一个完全不懂打仗的宦官鱼朝恩作观军容使(监视出征将帅的军事长官),九个节度使都得听他指挥。
都是这个无知的宦官搅合的,李光弼初战失利,兵力大损失,肃宗震怒,同时,临风这边等待的机会到了。
此时,史思明在邺城自立为大燕皇帝,整顿人马,准备向洛阳方面进攻。
李光弼接到临风的信件先是震惊,后是狂喜,随后一边与叛军对垒,一边设法按临风之计策行事。
李光弼到了洛阳后,洛阳的官员听到史思明的兵势猛,有点忌惮,有人主张退到潼关。李光弼稳主政局军心下令把官员和老百姓全部撤出洛阳,带兵到了河阳唱了一出“空城计”。
等史思明进洛阳的时候,洛阳已成了一座空城。史思明要人没人,要粮没粮,又怕李光弼偷袭,只好带兵出城,在河阳南面筑好阵地,和李光弼的唐军对峙。^白¨马+书^院~ `最\新-章~节-更?新+快¢
李光弼是个久经沙场战斗经验丰富,初战失利后他知道眼前的兵力不如叛军,只好智取,不好力攻。他听说史思明从河北带来一千多匹战马,每天放在河边沙洲洗澡吃草,就命令部下把母马集中起来,又把小马拴在马厩里,等叛军的战马一到沙洲,就把母马放出来和敌人的战马混在一起。过了一会,母马想起小马,嘶叫着奔了回来,敌人的战马也跟着到唐军阵地来了。
史思明一下子丢了上千匹战马,气得要命,立刻命令部下集中几百条战船,从水路进攻。前面用一条火船开路,准备把唐军的浮桥烧掉。
李光弼探听到这个消息,准备好几百枝粗大的长竹竿,用铁甲裹扎竿头。等叛军火船驶来,几百名兵士站在浮桥上,用竹竿顶住火船。火船没法前进,被烧得樯倒舷裂,一下子就沉没了。唐军又在浮桥上发射石头炮向敌人的战船攻击,把船上的敌兵打得头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千骑卷平冈》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