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谭家桥设伏(3/3)
的斗争中,寻淮洲机智勇敢,胆略过人,战斗中往往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屡建奇功,打了许多漂亮仗。表现了和他的年龄不相符的指挥才干。战火中迅速成长为红军中不可多得的高级将领。19年寻淮洲1岁,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团长。194年7月,红七军团奉命改编为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寻淮洲任总指挥,率先从瑞金出发,经闽浙赣和方志敏会合,以配合中央苏区红军主力的战略转移。就是这样一位年轻优秀的红军指挥员,也和当时毛泽东等一大批坚持正确道路的同志一样,受到王明极左路线的排斥和打击。虽为总指挥,却有职无权,先遣队的领导权实际上都操控在中央代表曾洪易和政治委员乐少华手里。这两个人自诩为百分之百布尔什维克,,既无实际斗争经验,又很蛮横霸道,只会瞎指挥,最终导致部队一路被动挨打,裁员严重。寻淮州还要当替罪羊承担所有的责任。和方志敏汇合后,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就把他从七军团军团长的位置上下降为十军团十九师的师长。这个位置,也还是方志敏极力向中革军委争取才保留住的。方志敏自感军事方面不是内行,急需寻淮洲这样的人才。但寻淮洲和目中无人的曾洪易、乐少华等成见太深,中革军委偏听一面之词,不同意把寻淮洲安排更高的领导位置。
同时遭贬又被方志敏留用的就是军团参谋长粟裕。
军团政委乐少华是“左”倾错误路线的坚决执行者。他曾到莫斯科留学,凭这点资本,回国后很快升任红七军团政治委员。乐少华打心眼里看不起寻淮洲,觉得他没读过什么书,没文化,是个大老粗。同样的,寻淮洲也对这个只懂得机械执行远在天边瞎指挥的、李德、博古他们的传声筒充满蔑视。
寻淮洲对自己许多的意见没办法实现,眼睁睁看着身边朝夕相处的战友一个个倒下去,他不能不痛苦万分。他知道自己有职没权,多说无益,但他又不能看着只会唱高调,对于实际军情,敌情缺乏最起码了解的人瞎指挥,断送红军的队伍。当时红军对苏联和去过苏联的人充满迷信,以为那些人才是真正的革命者,自己浴血拼杀却还不够格!按此逻辑,对于这类人的一派胡言也只是敢怒不敢言。
那些军事上的不同意见,寻淮洲只愿是自己判断错了最好。但愿他们的决断都是对的。决定权在他们手里,他们对了,那样红军就可以少死些人。就像乌泥关的作战安排,他只祈望红军战士个个奋勇杀敌,按照既定的计划消灭跟在屁股后面的这股敌人,好让危难中的红十军团喘口气。
决定在此伏击敌人,打他一个措手不及,本来就是他心中所愿。尽管军事安排上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到底不是最主要的问题。
方志敏看着寻淮洲孤单的背影,大为不忍,离开座位,走到他身边,拉过他瘦小的手掌握了握表示宽慰。不知道该对他说什么才好。寻淮洲仿佛感觉到了方志敏微妙的心思,他不想再让这个一心要顾全大局的首长太为难。倏然一个立正,大声说:
“方主席请放心,不管怎么样,我会尽全力打好这一仗!”
方志敏含笑点头。
开仗在即,寻淮州又叫人来请求调换布防,方志敏不明白,头一天军事会议上寻淮洲已经同意了的设伏安排过了一夜为什么又要改变?方志敏不知道,是寻淮州左思右想后,为了战斗的胜利而不是失败作自己最后的努力。他小小的年纪或许知道,战局和人生一样,都没有彩排,每一个过程都是孤本,无法重复。我们可以根据现有条件要求自己尽可能做得更好,以求结局更好,一旦既成事实悔之晚矣!
(未完待续)
不想错过《红潮》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