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4章 万年县的变化(2/3)
朱大富刚满六岁的宝贝儿子朱天宝兴冲冲地朝他跑来。
朱天宝的小手上还攥着半个没啃完的芝麻胡饼,跑到半路,就猛地刹住了脚步,小家伙秀气的鼻子皱了起来,赶紧捂住,小眉头拧成了疙瘩,眼珠里满是嫌弃,扭头就朝家的方向跑。
原本朱大富见到儿子还心头一暖,见到此景后,脑中嗡的一声,好像有什么东西炸开了。
他脸上最后一丝血色也褪尽了,只剩下死灰般的惨白和一种近乎崩溃的潮红在颈间蔓延,恨不得找个地方钻进去,要不然就一头撞死在县衙门口的石狮上。
“抓住他!那小子在墙根解裤带了!”
一声尖利的叫喊像把锥子,猛地唤醒了朱大富。
是王婶!
她的声音很有辨识度,而且,她的眼神尖,一看一个准,最近领的赏钱,就属她最多。
只见她正奋力地挥舞着一只纳鞋底的锥子,另一只手遥遥指向远处一个正鬼鬼祟祟贴着墙根、试图解开裤腰带的瘦小身影。
一道热流仿佛打通了朱大富的奇经八脉,那肥胖的身躯竟爆发出惊人的速度。
他就像是一头被激怒的野猪,红着眼,张着嘴,喉咙里发出嗬嗬的怪响,挥舞着手中的大扫帚,朝着王婶指的方向不管不顾地冲了过去!
抓住他!
顶替我!
谁敢抢,他就和谁拼命!
“小兔崽子!你给老子站住!”
一声咆哮,惊得街坊邻里探出脑袋,饶有兴致地欣赏着这幅久看不厌的风景。
那瘦小子刚解开裤带,就被吓得魂飞魄散,连裤子都来不及提,转身就跑。
朱大富面目狰狞,手中的大扫帚仿佛成了一柄杀气腾腾的陌刀,势要抓住随地大小便的瘦小子。
这样的场景己经发生了不少次,百姓们见怪不怪,不过,在这个缺乏娱乐的时代,大家都兴致勃勃地看着热闹。
除了五谷轮回厕,还有百废归流所。
李恪特意圈定了一个地方,修建了百废归流所,万年县的垃圾最后都会进入这里,然后被处理。
县衙定价,一车垃圾三文钱,只要倒在指定的坑里,就能领钱走人。
有百姓发现了商机,专门挨家挨户收垃圾,然后再送到百废归流所。
这样的人多了,百姓就将他们称为“清道夫”。
谁能想到,大唐民间赫赫有名的两大组织,“夜香”、“清道”竟然是由此产生?
百废归流所的概念提出后,李恪就在思考,如何将垃圾变废为宝,后来,还是在马周的提醒下才知晓,墨家工坊一年前就研究出了一套技术,通过铭文与机械,可以提炼出精华,不过这种概率极低极低。
李恪得知后,立刻就以万年县衙的名义与墨家工坊签订协议,购买这项技术,三年内分期还款二十万贯。
原本墨家工坊是打算白送,还安排专门的技术人员来长安,毕竟他们的研究经费都是李恪给的,哪里还能收殿下的钱?
不过,李恪公私分明,坚持要给,绝对不会拿自己的钱贴补万年县。
墨家工坊的效率也很高,设备安装,铭文篆刻,调试到运行,只花了短短数日。
概率低的问题,李恪根本不在意。
万年县一天能产生多少的垃圾?还有长安县,甚至扩散到长安城外的庄子......
简而言之,量大管饱。
量变引起质变,如果没有,说明量还不够,垃圾多了,概率也就升上去了。
这不,今日李恪就急匆匆地赶往百废归流所,第一缕炼物精华出现了。
巨大的棚屋,屋顶开了巨大的天窗,光线笔首地投射下来,照亮了棚屋中央一个复杂得令人目眩的青铜圆盘。
圆盘首径足有三丈,表面并非光滑,而是密密麻麻布满了深深浅浅、扭曲盘绕的凹槽,无数细小的、闪烁着微光的符文如同活物般在凹槽底部缓缓流动。
圆盘周围,矗立着十几根一人合抱粗细的青铜圆柱,柱身同样蚀刻着繁复的纹路,此刻正散发着幽幽的蓝光。
一位须发皆白、穿着洗得发白葛布长袍的老者,正佝偻着腰,围着圆盘踱步,他的身后还有几位年轻人不断记录着。
他是从益州赶来的墨家前辈,名为相里海东,乃秦墨一脉的族老。
“相里前辈。”
李恪走近,声音放得很轻,生怕惊扰了这位脾气古怪的老人。
相里海东头也没抬,布满老年斑的手按在青铜圆盘上,猛地用力,整个青铜圆盘仿佛被注入了更强的活力,凹槽中的流光陡然加速奔涌,发出更清晰的、如同熔岩流淌般的低沉轰鸣。
圆盘中央,一个脸盆大小的孔洞下方,正对着一个青铜容器。
“成了!就是现在!”
相里海东低喝一声。
随着他话音落下,圆盘中央孔洞处,猛地喷涌出一缕光雾!
那光雾如同有生命的活物,翻滚、纠缠、凝聚,散发着令人心悸的能量波动和一种难以形容的、仿佛星辰本源般的奇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唐逍遥小咸鱼》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