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十五章实验刻盘(2/2)
的手微微有些颤抖,眼眶中居然流出激动的泪花儿,旁边几个工匠也是如此。
就连一旁的轻云,也面色激动,口中喃喃自语着,也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吃吧,老孟,吃完了我们还要干活。
”
林沐风轻声喟叹一声,起身走到了一旁。
…被低温烧了半个时辰的圆盘生坯,呈现出灰白色,表层已经相对硬化了,不软不硬,刚好可以实施刻制。
林沐风把老孟等人叫到身旁,悬腕用力,用一把细长的刻刀开始在圆盘的表面勾勒线条,瓷浆随着手腕的翻飞不断被溅落下来,一幅写意图跃然盘上:一个牧童手执牧笛骑在一匹黄牛之上,回头仰望处,一家酒肆遮掩在雨雾深处。
人物形象惟妙惟肖,画面极有动感。
老孟几个人崇敬地望着林沐风,心头除了感慨之外就是无尽的景仰——这林家的少爷,真是天降奇才也,一把刻刀居然比那画画的笔还要灵巧细腻。
他们虽然也具有刻画功底,但与林沐风相比,可谓是小巫见了大巫了,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
林沐风满意地望着自己在明朝的第一幅刻画作品,想了想,又在画面的左上角刻下了一首诗,就是唐代诗人杜牧那首著名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林沐风定了定神,呼道,“取色釉来。
”
老孟手中端着盛满各色色釉的盘子,林沐风手持专用毛笔,小心翼翼地勾涂上釉进行彩绘,由于加了颜色,这盘中的刻画如同富有了灵气,更加地灵动和清新。
略微晾干,林沐风又用蜡轻轻打磨画盘的线条连接处以及边缘处,直至其饱满圆润起来。
拍了拍手,林沐风长吁一口气,“看到了吧,老孟,我所说的画盘就是如此,这就是刻制的全部过程,你们可明白了?”
“懂了,少爷。
可是,我等技法拙劣,恐怕这一辈子也难以达到少爷的境界了。
”
年轻的工匠王二感慨万千,望着眼前的画盘,眼中放射出狂热的光芒。
“熟能生巧而已,王二,你只要肯下功夫,用心把握,这点技艺不难掌握。
”
林沐风拍了拍王二的肩膀,鼓励道。
“少爷,你放心吧,我们一定用心刻制,就怕是…”老孟接过话茬,仔细观察着林沐风的作品。
“不要紧,失败了我们可以重来。
老孟,你带着大伙刻制吧。
记住,下刀之前要在脑中有一幅完整的构图,甚至可以用木炭先在盘上打一幅草图。
下刀的时候一定要稳、准、有力,不能拖泥带水,尤其是不要重复勾勒。
这样,你们就刻十二生肖吧,12个盘子为一组,每人负责刻一组。
”
林沐风和声嘱咐着,“上釉彩绘完了一定要仔细打磨,然后才能入窑烧制,烧制时间还是半个时辰,知道了吗?”
不想错过《瓷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