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二十章 宣城贬太守(3/4)
被称作“内宅”的住所,坐落在郡衙后方,是五间带檐廊的正房。正中间东侧两间是卧室,西侧两间是书房。虽然有些阴暗,在当地就算是高大宽敞了。侧房也是五间,只是略矮一些,不带檐廊,是厨子、听差和侍卫的住所。两堵高墙,连接正房与侧房,形成了一个正方形的院落。大门开在侧房中间,一条卵石甬路,从侧房通向正房客厅。?
甬路两侧,有护着矮篱的两方花坛,刚刚降下的瑞雪,把花草压在下面。只有几簇牡丹,伸着光秃的枝条,在银装上抖索。紧挨正厅廊下,左右各有一株粗大的石榴树,那灰褐色的树干,都是双根扭结在一起,宛如相互缠绕的蛟龙直立着,贪婪地向四周窥伺。?
范晔赏完新居院后,来到书房。?
书房内装扮一新,东西北三面墙壁上已经挂起了南阳宗炳的新作《墨梅》《菊石》《松柏》《山水》四幅墨宝,沿着北墙两端放着两个书橱,中间是一个博古架,虽已陈旧,但做工很精细。各种形状的架口里面陈设着范晔最爱看的《诗经》《左传》《离骚》《史记》《汉书》《三国志》。架顶墙上挂着一把琵琶。?
南窗下,两边是两张并放的八仙桌,用来读书、写字、作画;东边摆一长条案几和两把太师椅。?
范晔坐在案几旁,看着朴素、雅致的书斋,虽然十分满意,但他还是为贬到宣城而耿耿于怀。一想到仕途将在这里颓废,不由得长长叹了一声:“唉”?
师爷走来问道:“大人,您对这里还满意吧?”?
范晔道:“正合我意,只是污垢灰尘满屋,看起来很是不舒服。”?
“大人,莫性急嘛。一朝一夕怎么消除得掉那积年陈垢,脏就脏点吧。”?
“你这话好像有点弦外之音,能不能说明白点?”?
师爷边为范晔沏茶边说:“倘若是膏脂,它们就不会留给下人来刮了。”?
范晔听来好笑,没有吱声。饮了一口茶,瞅着师爷说道:“我细品着这里的水,虽然比不上建康的水清,可比建康的水甜,你觉得呢?”?
师爷咂咂嘴:“是比建康水甜,但愿甜到底,永远莫变苦。”?
“水怎么会变,又不是人?”?
“只有人才会变?不,万物都在变,连天地也一样!不然,‘沧海桑田’之说从何而来?”?
“噢!师爷说话倒是很有哲理。不知道你对前朝古代有何认识?”?
“老夫在郡衙做事多年,看过不少书,从里边也悟出了不少道理。”?
“你都看过什么书?”?
“有许慎的《说文解字》,有司马迁的《史记》,有班固的《汉书》,有陈寿的《三国志》。”?
“你最喜欢哪些书?”?
“老夫最喜欢《说文解字》一书和作者许慎。”?
“许慎何为你喜欢?”?
师爷振振有词地说道:“许慎博古通今,人们称谓‘五经无双许叔重’。尤其是他写的《墓志铭》,说明他对官场尔虞我诈深恶痛绝。他不愿把自己的才华和毕生精力埋没于无休无止的钩心斗角之中,便辞去太尉南阁祭酒,终生埋没在书山字海中,潜心研究学问,终于著成了《说文解字》,从古到今,许慎可是研究文字的第一人呀!”?
范晔过去也曾读过许慎的《说文解字》,但对许慎其他著述了解不多,便问师爷道:“师爷,你能否吟出许慎的《墓志铭》来?”?
师爷随口念道:??
htkjz(余无壮志可酬,?
不弄官途扁舟。?
愿与笔筒为伍,?
〓草草文章皆千古。jz)??ht
范晔听完《墓志铭》,微闭着眼睛,思索起来。他思索的主题不再是“余无壮志可酬,不弄官途扁舟”,而是“愿与笔筒为伍,草草文章皆千古”。?
从此以后,范晔好像变了个人似的,一忙完郡衙公事,便一头扎到书房内,研究起《汉书》和《三国志》来。?
当他展开《汉书》时,不禁对作者班固肃然起敬,他能在司马迁《史记》的基础上纠偏补缺,如补立的《惠帝记》补叙了当时有影响的制度和法令,又增王陵、吴芮、蒯通、伍被、贾山之传。还将张骞事迹从《卫将军骠骑列传》中抽出,加以扩充,立设专传。此外贾谊、晁错、韩安国等传中,增补了不少诏令奏疏。其中贾谊的《治安策》、晁错的《言兵事疏》尤为著名。比较完整地引用诏书、奏议,成为《汉书》的重要特点。此外,边疆诸少数民族传的内容也相当丰富。?
班固在志书和史表的撰作中,多有突破,显示其博学贯通的特点。如《百官公卿表》,虽事简略不详,但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误入贼船》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