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五章 黄匣子里的秘密(4/5)
峙时,东北有大量的汉人以奴隶的身份为满人劳作。由此可见,这时候开发北大荒的条件应该已经算是成熟了。既然如此,与其坐视汉人未来将会以奴隶的身份在那片黑土地上劳作,还不如让他们现在就以主人的身份前去开发那片土地。
至于说陆地移民的远期目标,自然是俄国扩张步伐的逆向操作。按原来的历史,直到朱棣死后俄罗斯公国都还没独立,也就是说,至少在朱棣的有生之年不可能遇上什么两强冲突的麻烦。
如果奴婢、佃仆都被弄走了,地主们自然会非常不爽。平日里没有奴婢的服侍,年节寿诞时没有佃仆前来叩头祝贺,地主们的生活质量以及精神享受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一般来说,任何损害统治阶段利益的改革都会遭受不同程度的抵制甚至反扑,然而永乐年间地主阶段的力量与皇权相比差距实在太过悬殊,朱棣丝毫不担心地主阶级会有什么出格的举动。
再者说,朱棣也并没有把事情做绝,反正只要地主肯为奴婢和佃仆缴纳人头税就可以保留奴婢和佃仆。这种情况有点象俄国的彼得大帝下令国民不得蓄大胡子,但只要缴纳不菲的蓄胡税,贵族们仍然可以保留他们心爱的大胡子。这种额外的支出,本质其实就是奢侈税。只要地主们愿意缴纳奢侈税,朱棣倒也称得上通情达理。
不过朱棣私下揣测:只要佃仆能够创造剩余价值,地主们为了保证自家田地不至于荒芜,不论是否情愿总归是要为相应佃仆缴纳人头税的;而奴婢却并不直接创造剩余价值,因此在人头附加税的影响下,红楼梦中描绘的“每个主子都有不等的丫环小厮服侍,而高级丫环又由低级丫环服侍”的情景估计是很难出现了。
至于说人头税附税是否会阻碍商业发展以及资本主义萌芽的问题,朱棣也早就考虑过了。从表面看,非农业人口必须额外缴纳人头税附税,肯定会阻碍商业的发展。但事实上,即便商品经济最为繁荣的宋代也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萌芽,而是商品经济畸型发展的“假资本主义”社会这种病态繁荣,可以称之为城市肥胖症。因为,流入城市的非农业人口当中只有小部分转化到了手工业生产部门中,大量的则沦为贫民,充当茶楼酒肆的佣保,斗鸡、走狗、击筑、歌舞的游手,或充当富贵之家的仆人杂役。要知道,资本主义萌芽初期的欧洲,伦敦、巴黎等城市才几十万人!
既然资本主义萌芽所依靠的并非是大量的流动人口或所谓的自由劳动力,而是能够投入到手工业生产部门中的人口,那么朱棣自然不肯免除城市人口的人头税附加税否则,流民们纷纷涌进入城市并且声称自己是手工业劳动者该怎么处理?
明朝商业税率只是三十税一,显然非常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只要有利可图,手工作坊主自然会给出足够的工钱供劳动者缴纳人头税附税。如果有必要,朱棣还可以出台扶持商品经济发展的人头税政策,规定商人和手工业者缴纳的商业税可以充抵人头税附税。这样规定后,便相当于商人和手工业者缴纳的商业税额度只要达到了十亩田的基本田赋,该商人或是手工业者便无需再缴纳人头税附税。甚至,朱棣还可以规定:缴纳的商业税达到二十亩田的基本田赋,那么可雇佣一名工人,而且此工人亦免人头税附税;缴纳的商业税达到三十亩田的基本田赋,那么可雇佣两名工人,而且总而言之,为了刺激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牺牲少许的税收朱棣还是愿意的。
至于那些到乡绅官宦人家作佣人的、到官府干杂活的、到茶楼酒肆当佣保的、斗鸡、走狗、击筑、歌舞的游手,甚至于流浪汉们自然是统统移民!要知道,即便人口已经过亿,即便已经实现了农业机械化,仅仅巴西一个国家的可耕种土地都没能充分开发。无论有多少富余人口,朱棣总归有足够的土地安置反正世界那么大,只要开展殖民,人口再多也不显多。
朱棣的胃口很大:西伯利亚、东南亚诸岛、澳洲、美洲如此广袤的土地所需要殖民的人数自然不小。若是殖民所需的经费全部由朝廷承担,虽说殖民是件有利可图的事情,但前期投入的压力毕竟太过巨大。因此,朱棣打算充分利用民间的力量靠殖民起家的那几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都是依靠诸如东印度公司、西印度公司这样的组织。
一开始就建立类似的公司自然为时尚早,朱棣打算颁布这样一条政策:凡承担五十个以上移民费用者,可获得一个最低级的贵族爵位,并拥有对该移民屯的管理权利。如此一来,殖民活动的各方均能够得到足够的好处:于国家而言,可以减轻财政压力;于被资助者而言,可由自愿移民转为自费移民,多获得五十亩免费土地,而且还可拥有以每亩10个铜钱的价格购买不超过500亩土地的资格;于投资者而言,既可以获得爵位(在古代,这是相当有吸引力的),又可以获得相应的报酬(拥有了管理权,自然拥有收税权)。于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皆大欢喜。
当夏元吉看到关于人头税的内容时,一开始是准备进谏的。因为他认为人头税附税对于贫民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永乐大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