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永乐大帝 > 第七章 茶法(上)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七章 茶法(上)(2/4)

目录
好书推荐:

在度过长期学习教书的流浪生活后,杨士奇终于等到了他人生的转机。建文二年(1400),建文帝召集儒生撰写《太祖实录》,三十六岁的杨士奇由于其扎实的史学文学功底,被保举为编撰。到这时,杨士奇才正式走上大明官场。

在杨士奇入选文渊阁之前,夏元吉与杨士奇两人一来官阶相差太大,二来前者是正儿八经的举人,而后者只是布衣出身,所以两人自然也就没有什么交往。

当夏元吉正在寻思杨士奇为什么也在这里时,突然听到身后传来皇上略带惊讶的声音。

“杨士奇,你还没看完?”

听到这个声音,杨士奇赶紧离座。待朱棣不紧不慢地走到书桌后的椅子上坐下后,杨士奇和夏元吉一同朝朱棣叩首。

对于跪拜礼,朱棣并不强烈反感反正不是他朝别人下跪。当然,来自现代的朱棣也不至于喜欢中国人动不动就下跪,毕竟这种动作容易诱发人的奴性。只不过,朱棣也知道这种礼仪习俗在古人的心目中早已根深蒂固,想要改变它必会遭受极大的阻力。在朱棣看来,对跪拜礼进行改革的收获未必及得上成本,赔本的买卖他是不会做的。所以朱棣暂时不打算废除跪拜礼,顶多也就是让自己所欣赏的大臣免礼也就是了。

遵循着这个原则,朱棣对夏元吉和杨士奇说道:“免礼,赐座。”

夏元吉和杨士奇谢恩并斜签着身子坐了椅子上,杨士奇略一欠身向朱棣说道:“皇上,这份折子臣已经看完了。只不过”

看出杨士奇的犹豫,朱棣微笑着说道:“但说无妨。”

杨士奇斟酌着说道:“依臣看,皇上制定的这份役法改革计划实在是百姓之福,只不过臣有几点疑问。”

“其一,奴婢、佃仆之流必然无力缴纳人头税附税,这笔税赋多半会转嫁给大户。然而臣担心大户会采取诡寄的方式逃避。”

“其二,贫民无力承担人头税附税,又不愿背井离乡,民间藏匿人口的事例恐怕会增多。如此一来,国家服役人口数量减少,必然会削弱国力。”

“其三,将解运事宜由民间自理改为官府办理后,官吏借机侵欺勒索的弊端固然会消失,然而官营的事物所费钱粮远比民间更多,极端情况甚至是民间自理的数倍。这样一来,恐怕国库不堪重负。”

“其四,臣想知道浮动田赋是怎么回事。′q!u.k\a`n\s~h+u¨w?u′.+c,o^m*”杨士奇顿了顿,说道:“若浮动田赋的数额直接由户部核定,想必户部定然会忙不过来;若浮动田赋由地方官员核定,臣担心,地方官吏会借此机会上下其手、侵欺勒索。”

一旁仔细聆听的夏元吉修身养气的功夫还不错,并没有露出异样的表情,不过他的心中却惊讶万分。因为,杨士奇所说的这四条,与他写给朱棣的奏折里的主要内容基本吻合。

朱棣听完后,微微一笑。

“你与夏侍郎倒是英雄所见略同。昨天夏元吉看过朕的役法改革计划后,所写的奏折,其主要内容与你的疑问倒是相差无几,只是更加详细些罢了。”

“朕来为你们一一解释。”

“关于诡寄的问题其实很好解决。移民的对象可划分为四大类型:一是因犯罪而被流放;二是无力缴纳赋税因而被官府强制移民;三是自愿移民者;四是自费移民者。后两种情况都是以自愿为基础,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虽然自愿移民,但无力承担移民的费用,而后者家产富裕,有能力自行支付移民的费用。”

“朕可规定:流放者在流放刑期内身份属于村长或屯长的奴仆,刑期结束后可无偿分得50亩土地;因无力缴纳赋税而被强制移民者,抵达移民点后可无偿分得80亩土地;自愿移民者可无偿分得100亩土地;自费移民者除无偿获得150亩土地外,还可以每亩10个铜钱的价格购买不超过500亩土地。”

“同时,朕会下令地方官吏在农村中广泛宣传移民的优惠政策。这样一来,若大户将田产诡寄于奴婢、佃仆名下,一旦奴婢、佃仆知悉其中猫腻进而向官府提出将名下田产充当盘缠进而自费移民,那么他们便能获得极大的好处,而大户则将损失诡寄的田产。即便奴婢、佃仆不知其中猫腻,但由于被迫移民与自愿移民所能享受的待遇不同,因此除非是对寄身于大户人家的生活特别满意,否则,生活困苦的奴婢、佃仆之流说不定会主动产生移民的念头。只要他们决定移民,而官府询问其姓名住址后,根据鱼鳞册一查便知其名下田产。这种情况下,想必奴婢、佃仆们会很愿意将名下的田产充抵盘缠,然后以自费移民的身份获得更多的好处。”

“大户诡寄田产于奴仆名下虽然能够节省些许人头税,却极有可能失去田产并且被官府处罚。如此一来,诡寄的行为自然会消失。”

夏元吉与杨士奇对视一眼,然后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永乐大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