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十九章 人耕十亩太少(下)(3/3)
好书推荐:
半天呆,突然猛地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
朱棣终于猜出了方孝孺为什么会这么高兴:方孝孺多半是认为让监察部早一天运行起来,就可以早一天满足禅让的条件,到时候就可以迎立朱文圭为皇帝!
操!
政治协商的前提是一党专政!天底下怎么有这么天真的人,连这点简单的道理都想不明白?!给他点颜色他居然就打算开染坊!!!
在颁布左逆文臣的处理结果时,朱棣随口说过,待朱文圭成年后会让他去吕宋。后来朱棣册封朱文圭为一字并肩王,于是又准备让朱文圭成年后去北平。然而这一刻朱棣又改变了主意:还是让朱文圭一辈子待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最好。将来朱文圭成年,就在南京为他建一座王府,免得将来朱文圭去了北京会被方孝孺之流教坏。将来所有的一字并肩王,都统统留在京城!
至于说方孝孺算了,跟这种人也没什么好说的。反正一字并肩王一系既没有兵权又没有财权,造反是不可能的。
至于说去抓贪官污吏的问题,也罢,干脆提前搞一次运动,把该抓的官员都抓了,该赦免的都赦免了,免得便宜了监察部。
注1:古代欧洲因为卫生水平、医疗水平逊于中国,因此人口增长率低于中国。然而好事和坏事在特定条件下是可以转换的。由于古代欧洲的人口增长率低于中国,于是便有足够的田地发展养殖业,食物中肉类的比例也就高于中国。所以说,明清时期英国人的肉食比中国人多,但并不意味着英国人的生活水平超过了中国人。
不想错过《永乐大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