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二十一章 由喜到悲的王钝(上)(2/3)
十亩基本田赋,还是要被迫移民的,不如这一次主动移民还多少便宜些。”
原来的历史时空中,“九月乙未,徙山西民无田者实北平,赐之钞,复五年”。朱棣所做的改变只不过是将山西的无田者移民到东北去而已。王钝当了好几年户部尚书,对各地土地兼并的情况多少有些了解,因此听小猴子说这些移民者都是自愿的,虽然有些失望,却并不吃惊。
那个蹲在地上的章老二不以为然地打断小猴子的话。“你不懂别瞎说!你这小子才成丁一年,还没尝过那服劳役的滋味!我爷爷在世的时候家里还有五亩水田九亩旱田,家境还算过得去。可是里甲正役、均徭和杂泛差役太折腾人。每十年轮一次劳役,三十年下来,等我爹伸腿的时候家里的田产已经全给败光了。明年用的新税法,里甲正役、均徭和杂泛差役全都折算到田赋里去,有十亩田的才是真正占便宜。小猴子你刚才说富裕人家会欢喜得不得了,根本就是放屁!”
那大汉身旁一个枯瘦的汉子点点头,用嘶哑的声音说道:“八月十五我们佃农和业主结算总账、订立明年租种章程的时候章老二就说了,明年交人头税,我们这些无地雇农需要额外缴纳十亩基本田赋,所以求田东把五五分的租改成四六分。一听这话胡家的就急了,他家有将近六百亩田,相当于要额外缴纳将近六十个人的人头税。胡家老爷因为这个缘故反而要涨地租,说明年要倒四六租!”
那汉子“呸”地吐出一口浓痰。
“日他妈!本来多交十亩基本田赋只不过相当于缴纳役银,一进一出说不准还能有些便宜。可是地主老财居然要把地租涨成倒四六,还让不让人活了?!我和章老二一琢磨,日他妈,你胡家不是要夺佃吗?我他妈还不租了!后来到别的地主家一看,地租差不多都涨了,少数几家没涨地租的,田却早就租出去了。”
听到这里,王钝略一默谋便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基本田赋是将劳役折算在田赋里,因此那些田地多的人家必然会觉得吃亏了。没有田地的人家所需要缴纳役银相当于折抵以往的劳役,实际上并没有吃亏,但他们看到那些有十亩田的人家可以免缴役银,于是也心中不甘。两边都觉得吃亏了,又都打着堤外损失堤内补的心思,结果双方自然也就谈不拢。
想明白之后,王钝又静下心来接着听。
“我和章老二一合计,地租五五开的时候也只能糊口,涨成倒四六,那日子可就更难过了。妈的,干脆移民得了!象我们这种贫苦人家,晚走不如早走。将来如果缴纳不起人头税而被强制移民,只能分得八十亩荒地。现在去官府申请,却属于自愿移民,可以无偿分得一百亩妈的,一百亩地啊!老子也能成地主了!哈哈哈!”
枯瘦的汉子歇斯底里地大笑起来,眼中却泛着泪花。王钝看得出来,这个汉子其实极舍不得离开故乡,但留在这里日子又太过艰难,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因为交不起人头税被强制移民。自愿移民反倒能够多获得二十亩实打实的土地,因此最终下定决心移民。
一旁的章老二安慰这个枯瘦的汉子。“钱哥,哪里的黄土不埋人?听说我们移民的地方土地肥沃得很,就算是把一根筷子插到地上,到了春天也能够发芽。这么肥沃的地根本不必太操心,随随便便把种子播下去,收获的时候每亩至少能够收获一石粮食!我们每丁能分得一百亩地,那就是差不多能打一百石粮食!到时候咱发财了,也耍一把衣锦还乡的威风!”
听了章老二的话,王钝微微点头。将筷子插到地上春天可以发芽固然是以讹传讹,但“辽东肥沃之地,一年耕有收,足数年之用。数年有收,海运可省”却是事实。
这时小猴子也拣好听的话安慰那姓钱的汉子。
“是啊钱叔,官府不是说了吗?将来有了一百亩地,又没人收咱租子,而且头三年还免赋税,日子可比现在好过多了。”
小猴子憧憬了一会儿,又接着说道:“再说了,官府规定移民不准在已建成的旧村庄落户,这样说起来,早点移民不仅可以多得二十亩地,还能离家乡近一点”
一旁有个庄稼汉插嘴问道:“这话是怎么说的?”
小猴子不屑地瞅了那庄稼汉一眼。“这都想不明白。我们到了移民的地方,只要看到适合种田的荒地,自然就停在那里。等后面的移民再过来,地方被我们占了,就只能再往北边走。越后移民,移民的地点就越远。所以我们抢在前面移民,当然能够离家乡近一点。”
那个庄稼汉小心翼翼地问道:“如果地都占完了怎么办?会不会让新的移民加进我们建立的村庄?”
“哧,怎么可能?这次移民,长江以南的省份往海外移民,长江以北的省份往北边移民。海外你知道到底有多大吗?”
被质问的庄稼汉窘迫地摇摇头。
“哼,海外啊反正我们是往北边移民,海外有多大暂且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永乐大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