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3章 (2)旱潮涌塬,砥柱生芒(2/2)
旁边,一个更小的身影笨拙地模仿着。五岁的李继业,穿着缩小的粗布短褂,小脸晒得通红,鼻尖沾着泥点。他抡着特制的小锄头,吭哧吭哧地刨着豆苗根部的硬土。
“爹…土…好硬…”小家伙喘着气,抬起汗津津的小脸。
李济生停手,看着儿子憋红的脸和那双酷似自己的、带着倔强的眼睛。他伸手,粗糙的拇指抹去儿子鼻尖的泥:“硬,才要松。根扎得深,豆子才长得饱。”声音低沉温和。他指了指田埂下鱼鳞坑里一株同样矮小、叶子却紧紧卷着抵抗日头的黑麦苗,“你看那麦子,根扎得深,日头再毒,也熬得住。人活一世,也靠一个‘根’字。”
李继业似懂非懂,看看黑麦,又看看父亲沾满泥土的大手,用力点头:“嗯!根扎深!” 鼓起腮帮子,抡起小锄头,更加卖力地刨下去。
王氏抱着半岁的琳儿,由吴妈打着伞,站在不远处树荫下。看着田埂边一大一小两个埋头劳作的身影,看着丈夫难得流露温情的侧脸和儿子认真的小模样,她清丽疲惫的脸上,漾开一丝极淡、却如清泉般抚慰人心的笑意。这焦灼的乱世,这一点笨拙的温情,便是支撑的微光。
远处传来护庄营新兵操练的号子,沉闷有力。新贴出的招兵告示下,围满了柳林堡、小王庄等新并村寨赶来的青壮。验身、登记,一张张年轻或沧桑的脸上,有忐忑,更多的是对那“一半兑粮,一半兑工分券”饷银的渴望。他们知道,入了营,家里挣工分的人少了,但护住了社,碗里的糊糊或许就能稠上一分。护住社,就是护住根!
李济生首起身,拄着锄头,望向招兵处攒动的人头,又望向西边天际模糊的山峦。彬县煤矿的影子,沉甸甸压在心头。新并的村寨,巡抚阴鸷的目光,几十万张等着吃饭的嘴…都逼着他必须更快地向前。
他收回目光,大手按在儿子汗湿的后脑勺上。
“根扎深了,苗才能壮。”他低声说,不知是对儿子,还是对脚下这片被无数血汗艰难维系、在旱魃鞭笞下倔强求生的土地。
不想错过《明末:我靠淤泥坝和铁轨争天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