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2章 船骨铮铮(1/2)
好书推荐:
王大海就是想到就立刻去做的人,既然要大船,那他天不亮就带着陈栓柱,爬上了去县城的拖拉机。-4·0¨0!t+x_t?.*c~o¢m,
突突的柴油机喷着黑烟,在土路上颠簸。尘土飞扬,呛得人咳嗽,但这熟悉的八十年代初的乡土气息,反而让王大海有种踏实的荒谬感——毕竟,他可是从2025年“回来”的人。这让一切熟悉中带着点陌生。丰琼县城码头的喧嚣扑面而来。人力三轮车的铃铛、小贩的吆喝、夹杂着浓重方言的讨价还价。空气中除了海腥,还弥漫着煤烟、劣质香烟和柴油的味道。这就是1980年秋天,生机勃勃又粗糙混乱。“顺发”造船厂的大门敞着,里面是另一个世界。巨大的船坞热火朝天,几具初具雏形的庞大船骨森然矗立。这里面一个巨大的船骨向上拱起,裸露着新木的原色,王大海知道,这时钢壳大船在县级船厂还不多见,不过在县里要价比市内要更低。当然要追求性价比。看着工人焊枪喷射着刺眼的蓝白色火焰,带着灼人的热浪和刺鼻的臭氧味四溅开来。他们穿着整齐的工装,攀附在高高的脚手架上,挥汗如雨。有着用不完的劲。粗粝的号子声、铁锤敲击铆钉的“铛铛”巨响、砂轮打磨的刺耳尖啸,与柴油发电机的轰鸣交织成一首震耳欲聋的工业交响曲。王大海熟门熟路地往里走,目光沉稳的扫过忙碌的场地。陈栓柱则像进了大观园,缩着脖子,眼睛瞪得溜圆,被这阵仗慑得大气不敢出。“孙工!”王大海提高嗓门,声音沉稳地穿透嘈杂的厂房落在一个正对着图纸、对着几个工人指手画脚的中年人身上。那人穿着沾满油污的蓝色工装,戴着黄色柳条安全帽,正是船厂的技术骨干孙技术员。孙技术员闻声回头,看清是王大海,脸上掠过一丝惊讶,随即堆起职业化的笑容,抹了把脸上的汗走过来:“哟,大海?稀客啊!上次你不是刚给“顺风号”加了柴油机?这回是来买配件还是……”他目光随意的扫过王大海陈栓柱,脸上皮笑肉不笑的。?x-q^k-s¨w?.\c^o′m′心中暗道,又是这个穷渔民,上次选的就是个低档柴油机,为了省安装费,还说自己会装,才过几天,就又来了,那肯定是装不好,要来找师傅了。等着好好敲他一笔。“孙工,”王大海开门见山,无视对方话里的潜台词,眼神锐利地直接指向船坞里那具最庞大、已铺设了部分底板、骨架嶙峋的木质船骨,淡淡说道:“这次不是买小船配件,是为它来的!想问问,这样一条能跑远海、抗风浪、带拖网作业的大船,造下来得多少数?工期多久?”孙技术员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了。他重新上下打量着王大海,仿佛第一次认识这个年轻渔民,咂了下嘴,语气带着明显的调侃:“大海同志,你莫不是在跟我开玩笑?这可不是你家那小舢板!这是按着二十五米总长、八九十吨载重设计的主力拖网船龙骨。这用的可是上好的南洋硬木,关键部位钢板加固肋骨!配的是沪东厂新出的6260zc柴油机,单机标定两百马力!马力足,稳性好,跑出琼青海峡去东海渔场捞大黄鱼都够格!”他扳着沾满油污的手指头,声音拔高了几分,像是故意说给周围竖着耳朵听的工人们听:“木头料钱、钢板、齿轮箱、轴系、液压舵机、起网吊杆……再加上人工、桐油、捻缝……啧!”他随即夸张地摇着头,伸出四根手指晃了晃,“没这个数,想都别想!工期嘛,就算现成的龙骨在这儿了,日夜赶工,最快也得小半年!这可不是你打两条鱼就能攒出来的。你卖鱼应该要卖五十年吧。,k,a-n_s\h!u.c·m?s\.*c·o*m`”他话音刚落,旁边一个正在喝水的年轻工人“噗嗤”一声喷了出来,赶紧捂住嘴,但眼神里的嘲弄可藏不住。另几个工人也停下活计,抱着膀子看热闹,低声议论起来:“啧,听说是琼崖村来的?口气不小哇!”“八九十吨的船?他们村不是出了名的贫困村?那几条破舢板加起来也没这么大吧?”“孙工报那价,怕是把他全村卖了都凑不齐吧?哈哈……”陈栓柱的脸“腾”地一下红到了脖子根,手心全是汗,下意识地想往后缩。王大海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别慌。只见王大海脸上丝毫不见愠怒或窘迫。他迎着孙技术员略带挑衅的目光,嘴角甚至勾起一丝若有若无的弧度。他不再废话,径直走向那巨大的船骨。在众人或好奇的目光中,他伸出手,随意的找了一个锤头,不是随意锤打,而是用力的精准地敲击在船骨几处关键的龙骨节点和肋骨接榫处。 “咚…咚咚…咚!”沉闷而厚实的回响,带着一种共鸣,竟然在嘈杂的船坞发出清晰可辨的声音。这声音,只有懂行的人才能听出门道——这是检查木质结构内部有无空洞、腐朽或连接是否紧密的老法子,但王大海敲击的位置和节奏,精准得不像个年轻渔民!孙技术员本想大声呵斥王大海的,但是听到这个声音后,脸上的戏谑瞬间凝固了,眼中闪过一丝惊疑。旁边几个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重生1980从潜水赶海到万渔场》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